《记承天寺夜游》

作品数:602被引量:1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中黎柳咏梅曹津源吴慧坚张彦儒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山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癯而实腴”:情、理、词、格的相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张香来 汲安庆 
江苏省2024年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强师计划’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研究”(编号:B-b/2024/01/205)的研究成果。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很自然地实现了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美学追求。该篇散文以“明月”意象为统摄,以“欣然——陶然——释然/怅然”的情脉一路贯穿,不仅在闲人、明月、竹柏三种意象中寄寓了丰富的哲理内涵,而且也映射了...
关键词:癯而实腴 情词相称 理词相称 格词相称 《记承天寺夜游》 
探寻由篇而类的古诗学习路径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2期68-69,共2页王小东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文言文和古诗为组元材料,学生得以从《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等经典文言篇章中一路走来,逐步加深对文言语体特点及“寄情山川风物”传统表意手法的认知体验。
关键词:语体特点 认知体验 《与朱元思书》 《记承天寺夜游》 《三峡》 古诗学习 文言文 八年级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3期62-64,共3页王雨冰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和互学,借助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了解写景句的特点,感知“凡景语,皆情语”的作用.3.结合背景资料,反复朗读,体会“闲人”心境,领会苏轼“安闲...
关键词:整体感知 文言实词 情语 反复朗读 景语 教学设计 人生境界 互学 
如何品味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3期65-66,共2页陈家尧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1]王雨冰老师执教的就是其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此设计最大的亮...
关键词:品味语言 《湖心亭看雪》 《记承天寺夜游》 言文合一 古典文学 品析 文本情感 
如磋如磨兴味长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2期12-14,共3页王雨冰 
2019年10月24日至26日,“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名师论坛”在陕西省渭南市成功举办。在初中组赛课活动中,我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代表黑龙江省参赛,荣获一等奖。《记承天寺...
关键词:中青年教师 《记承天寺夜游》 平淡自然 赛课 课堂教学大赛 陕西省渭南市 小品文 
匠心“读”运 “读”具特色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2期20-21,共2页吴敏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教学运用得当,可使教学简洁而丰满。本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初中组十一节课尤重朗读,《马说》《周亚夫军细柳》《记承天寺夜游》三课更是巧设朗读点,可谓匠心“读”运、“读...
关键词:朗读教学 新课标要求 学段 《记承天寺夜游》 课堂教学 《马说》 阅读教学 朗读和默读 
“小品”情致——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0期58-61,共4页张旭 韦冬余 
2018年度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20180007);2018年度扬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发展的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139);2018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GLX18_14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小品文中的妙品。在内容上,苏轼借助"苏味"小生境的营造,描绘了沉静淡泊的"庭院"、反常合道的"月"与"竹柏"以及随遇而安的"闲人"三个重要的意象。在形式上,苏轼呈现了一贯的"自然"真体格,其自然隽永的语用和丰富...
关键词:小品 情致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0期28-33,共6页何茂琼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我们在《核舟记》中读到的苏东坡著名散文前后《赤壁赋》中优美的诗句(黑板一侧竖排板书)。同学们应当了解苏东坡吧?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录 《赤壁赋》 《核舟记》 苏东坡 同学 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蒋兴超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诵读课文 教学目标 文意 品读 
强化宏观架构视阈下的主问题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10期24-30,共7页张玉新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编号zc1184]“语文学习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初中文言文教学十分普遍的做法就是字斟句酌地翻译,把文言文看作存在巨大理解障碍的古代语言文本,忽视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有教师要求学生背译文,缺乏对文本的品味与鉴赏。以此为比,侯雪老师《记承天寺夜游》这节课无疑是一节十分...
关键词:问题意识 《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教学 视阈 架构 宏观 语言文本 理解障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