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宇

作品数:4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考作文题安徽高考语文教学作文题安徽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汇》《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安徽教育科研(内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选择·交流·融通--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语文学习》2020年第8期17-21,共5页郭惠宇 
近三年的全国Ⅰ卷作文题,始终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为表征:2017年,用12个反映中国发展的热词,向外国青年介绍开放发展的中国;2018年,以“世纪宝宝”角色站在时空两个维度看中国过去未来的发展进程,给未来的...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社会热点 全国Ⅰ卷 一封信 关注现实 外国青年 
回归写作的本真:价值观、思辨力和情境化——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被引量:2
《语文学习》2019年第8期17-21,共5页鲁峻 郭惠宇 
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指引下,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强烈的新时代特色的价值取向。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秉承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优势,注重以时代意义为引领,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这一优秀...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价值观 情境化 本真 写作 回归 思辨 爱劳动 
思维,决定应试作文的含金量--2018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语文学习》2018年第8期19-23,共5页盛庆丰 郭惠宇 
近两年的全国I卷作文,都以取材宏大、贴近时代、格调高昂的特点呈现,一改过去话题、新材料和任务驱动型之类作文的基本样态,于是,考生写出的作文似乎越来越“水”、越来越“空”,也似乎与作文的实际教学越来越远。是这样的文题写...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应试作文 含金量 思维 实际教学 教学认识 作文训练 驱动型 
为了语文,诗意而灵动地行走——郭惠宇语文教育工作室侧记
《教育文汇》2017年第14期34-35,共2页郭惠宇 
“郭惠宇语文教育工作室”自2006年4月授牌至今,共有49位中学和小学的语文老师集结于此,分别来自城乡15所学校。本着“相互砥砺,精诚合作,共同成长”理念,以“行走于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协力谋求学科教育品质,共同营造语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 工作室 惠宇 诗意 语文课堂教学 中小学语文 学科带头人 侧记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展开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郭惠宇 
一篇课文可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这就使得我们一直纠结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尤其是篇幅长的文章,集合了作为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诸多元素,任意选定一点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否都可以列入教学内容决定于教者的取舍。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语文知识 课文 文章 元素 
点亮思维之灯 寻找多元路径
《语文学习》2015年第7期56-60,共5页鲁峻 郭惠宇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在去年引进现实生活材料之后,进一步贴近考生学习生活实际,选取了一次课余生活中科普活动的材料,这样的设计让考生顿觉亲切感,无疑降低了入题的门槛,但材料的核心却加强了理性思维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透过现...
关键词:理性思维 路径 生活材料 高考作文题 多角度思考 生活实际 科普活动 课余生活 
《葡萄月令》课例赏鉴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7期115-118,共4页郭俊 郭惠宇 
《葡萄月令》看上去浅,随意平实,反复品读,才能发现这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文章语“疏”而事“密”.汪曾祺先生重视语言的顾盼生姿、枝摇叶动的流动美。所以我决定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品味疏朗流动的语言背后的情味。因为...
关键词:语言 情味 脉络 循言 立人 悟道 
坚守与突破:回归写作的本真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4年第7期49-54,共6页张陈 郭惠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 本真 写作 回归 材料内容 艺术追求 书写规范 标点符号 
静待花开春暖
《语文学习》2013年第11期80-82,共3页郭惠宇 
立身讲台30年.当我1983年走出安徽师范大学时,这可能是个遥远得不能再遥远得目标,弹指间,已成事实.在中学语文教育这个领域"摸爬滚打"30年后,我感觉语文教学的门径,职业的幸福感,教育的真正意义,似乎到了这个年头变得清晰,变得通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幸福感 职业 成熟 师范 讲台 学生 
走进文本需要哪些要素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17-22,共6页钟斌 郭惠宇 
课堂回放《葡萄月令》教学实录 一、引入新课,激发期待 师: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曾这样幸福诗意地描述苏格拉底谈读书:"在梧桐树的浓荫下,四肢舒展,躺在青草地上,夏日的凉风轻拂,把脚放入清泉,一阵沁人心脾的凉爽,用...
关键词:文本 《斐德若》 教学实录 苏格拉底 梧桐树 柏拉图 汪曾祺 月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