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印

作品数:82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初三数学解答题中考初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中学理科(初中)》《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班级教学均衡”的实践研究——从特殊情形入手的学情透析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7期109-112,共4页李印 
班级学生的数学认知及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按“班级数学学习水平差异”分类,则可分为“专才型”的偏科生(数学学习水平次者)一类、“均衡型”的常态生(数学学习水平良者)二类和“博才型”的优秀生(数学学习水平优者)三类...
关键词:班级教学 特殊情形 实践研究 数学学习水平 能力差异 透析 学情 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备课流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年第7期63-66,共4页李印 
常规备课流程大家早已熟知.当下的备课流程重在什么内容要少讲,什么内容要多讲;什么内容讲方法,什么内容讲技巧;什么内容重过程,什么内容重结果;什么内容需预设,什么内容预知生成上有或多或少的困惑.灵动教学,才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知识的基础 层次的 方体 同学聚会 画直 解题方法 几何图 后续阶段 思维方法 
学习目的达成教学设计纠结的理解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李印 
基于学习目的达成的教学设计,老师们都有或多或少的纠结:什么内容要少讲,什么内容要多讲;什么内容讲方法,什么内容讲技巧;什么内容重过程,什么内容重结果;什么内容需预设,什么内容可生成。笔者参加了江苏省“心桥杯”六校教改...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 平面图形 开问题 江苏省 七年级 容重 
思想与方法同行 过程与结果并举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11期11-13,共3页李印 
思想与方法蕴涵在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传授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间接经验的教育,培养潜能、直接经验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
关键词:创新教育 间接经验 同行 传授知识 知识形成 直接经验 思想方法 
用特殊位置确定区间端点值
《数理化学习》2013年第9期2-2,共1页李印 
题目:(2013年江苏泰州卷第25题):如图1所示,在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接PQ,M为PQ的中点.
关键词:区间端点 位置确定 ABCD 延长线 
利用特殊位置确定区间端点值——一道中考题的拓展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9期29-30,共2页李印 
题目(2013年泰州)如图1所示,在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结PQ,M为JPQ的中点.
关键词:中考题 反思 端点 区间 利用 延长线 垂线 
例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步为营的注意事项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6期3-3,共1页李印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续阶段的学习,是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除了有特殊的相等关系,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我们可借助方程类比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
关键词: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 相等关系 现实生活 不等关系 去括号 未知数 
一道中考试题的探究与思考被引量:2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李印 
泰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教版教材“阅读”板块的地位与作用及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研究(TZJKS2011239)
通过对2011年江苏省泰州市一道中考试题的深入探究,拓展、变式出一系列问题串.中考压轴题的命制,其本质就是通过一些基本、核心、典型题的不断探究、整合、完善综合而成的;通过解一题,能达到明一理、通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关键词:考题引领 教学探究 构建模型 因材施教 
例说几何动态问题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15期30-33,共4页李印 
几何动态问题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它更具有挑战性和思维价值,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常作为区分度较大的压轴题.本文举例说明.一。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动态问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基本图形 右相 函数关系式 对应点 已知点 不变量 向点 
转化法是破解压轴题的催化剂
《数学大世界(初中版)》2012年第7期56-57,共2页李印 
亲爱的同学,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所考的每一张考卷,无论是单元检测,还是期中、期末验收考试,仍至于毕业、升学考试,有哪一题不需要转化方法,又有哪一题不渗透着转化思想,可以说,转化法在整卷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譬如:求-2的相反数x,可...
关键词:两圆相切 转化法 催化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