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素养

作品数:149被引量:1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俊利胡士华史春林张迎弟骆增翼更多>>
相关机构:连云港市教育局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中“四史”教学的探索——以应用新中国德化陶瓷业演进的课程资源为例被引量: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18期40-44,共5页苏静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德化陶瓷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四史’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FJJKZX22-481)。
“四史”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占有重要篇幅,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地方红色课程资源以其空间上的亲切感及史料获取的便利条件,使其成为高中“四史”教学的课程资源。依据红色课程资源的特点,可以构成课堂教学情境、开设“史料研...
关键词:高中历史 爱国主义情怀 课堂教学情境 优质资源 选修课程 课程资源 史学素养 德化陶瓷 
追寻多元史料 提升价值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12期77-78,共2页秦东仁 张瑞梅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指向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批准号为:D/2021/02/81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涵养家国情怀: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批准号为:2021JY14-L309)阶段成果。
2020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应指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四层内容,这不仅解决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更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怎么教”的路径,对解决一线教师新教科书、新课标把...
关键词:学科素养 一线教师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立意 史学素养 新课标 必备知识 高考评价体系 
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高中先秦史教学的策略初探——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8期63-65,共3页曾雯雯 
"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其内涵是史学研究要将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考古材料指经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其中出土文物上刻的文字材料是考古文献,是当时人所写的当时事,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传世文献则是指经后世...
关键词:二重证据法 史学方法 高中课堂 考古材料 先秦史 核心素养培养 中华文明 史学素养 
基于学术型课堂的历史解释素养落地策略探讨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陈艳芳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的教学范式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20181174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学术型历史课堂即采取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研读史料,在体验和感悟历史真谛中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课堂。徐蓝教授认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和基础的,是认识历史和学...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 学术型 策略探讨 时空框架 史学素养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由“光绪之死疑案”一课教学谈史学方法的浸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23期14-18,共5页周崴 
掌握一定的史学方法在历史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史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步。但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没有这方面专门的教材,大多是教师在分析此类试题时就事论事,很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乏味又零碎。笔者选择了“光绪之死”这...
关键词:史学方法 史学素养 专题课 就事论事 中学阶段 光绪 教学谈 
依托史料培养史学素养的策略——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24期65-66,共2页汪宏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还要初步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一些基本的史学素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历史素养包括掌握历...
关键词:史学素养 七年级学生 历史素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真相 甲骨文 
“以人系事”片段教学设计探析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15期61-65,共5页陈倩 刘扬 李桥 
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历史通识课程跨学科协同教学研究与实践”(jgxmyb18078)成果;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互联网+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应用研究”(NC2017C051)成果;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和板书的融合研究”(CJF18026)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学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日渐提升,从过去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到现在过硬的史学素养、先进的教育技术、娴熟的教学技能,时刻鞭策着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片段教学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相对于一节完整...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师综合素质 片段教学 教师资格证 中学历史 史学素养 教育技术 教学技能 
微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初步探索——以“从两面的林则徐看‘师夷长技'”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2期4-6,共3页余益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凭借资源的丰富性、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灵活性、短小精悍的高效性等诸多优势,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而且可以充分城示现代化教学的优势。本文尝试以'从两面的林...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第一人 林则徐 英国人 史学素养 历史人物 有效设问 师夷长技 微课教学 能力立意 知识立意 
基于史学素养的学术型课堂实践策略——以人民版“追寻生命的起源”为例被引量: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5期61-64,共4页张迎弟 
一、核心灵魂:基于史学素养的教学立意 何谓教学立意?聂幼犁教授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1])教学立意就是课堂教学要达成的最主要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和灵魂,是学生理解和感悟历...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史学素养 实践策略 人民版 学术型 起源 生命 历史课堂 
设问置疑提升史学素养的实践性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7X期19-19,共1页潘玉英 付海云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历史课本的解读,感悟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
关键词:史学素养 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课本 实践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