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者

作品数:1036被引量:1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赟林存华郁琴芳陈冬安朱能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课程(教育学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激情点燃课堂——中职教育改革初探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第6期32-32,共1页闫金亮 
课堂上,教师本该是滔滔不绝,激情昂扬;课堂上,学生本该是生龙活虎,沉思静听;课堂上,师生本该是共同研讨,其乐融融。而在现在的中职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有气无力,昏昏欲睡;学生在台下或睡觉、或玩手机、或窃窃私语,听课...
关键词:课堂 激情 教育改革 中职 教师讲课 学习兴趣 听课者 学生 
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三点思考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12期81-81,共1页赵晓敏 
一、简洁——数学魅力之源课堂短片回放:苏教版第十册《确定位置》的教学,教师出示每排6个,有这样的4排的动物图,以"我最喜爱的动物猜猜猜"的游戏引入。
关键词:课堂学习活动 确定位置 苏教版 示每 空间观念 听课者 棱长 学习过程 知识的掌握 课例 
谈谈历史说课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4期87-87,共1页郭兰普 
近年来,教师说课活动越来越成为对教学评估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备课、上课,而轻视说课的做法。那么,什么叫"说课"呢?所谓"
关键词:说课 教学评估 评价方法 历史课 听课者 教学内容 教学基本功 知识目标 考试说明 学法指导 
浅谈小组讨论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3期89-89,共1页高仁红 
农村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数较少,往往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小学语文课堂 思维能力 八达岭隧道 听课者 学习小组 课文内容 中心小学 求异思 
好一个“有始有终”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8期213-213,共1页李国新 
案例背景:曾经有位专家说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震撼,以及震撼带来的长久的思考。"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我校开展了一课多轮活动,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执教者、听课者、学生均带来了长久的思考,使我们农村小学在没条件用多...
关键词:教学片断 听课者 执教者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案例背景 一线老师 生活情景 无限延长 数学课本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被引量:5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4期69-69,共1页赵文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论证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要点 物理学科 问题解决 生活实例 听课者 课堂设计 设疑 课堂教学 听课记录 
浅谈营造良好的政治课堂气氛被引量:1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期178-179,共2页卫秀平 
一堂好的政治课,除了要有鲜明的主题、严密的逻辑、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表述外,还要有交流,努力形成生动活泼、师生和谐融洽、互动探讨问题的良好课堂气氛。那么,良好的课堂气氛该如何营造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着重在以下...
关键词:课堂气氛 授课者 听课者 艰苦奋斗精神 堂课 反问句 社会生活 体育运动学校 思考性 传道者 
谈新课改下教研方式的变革被引量:1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年第12期35-35,共1页何少君 
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带来教研方式的变革,怎样的教研方式才能有力促进课程改革?怎样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研方式并使之被老师们积极接纳?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工作?直面新课程,我们应该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重新定位,努力尝试各种教研方...
关键词:教研方式 教研工作 教师专业水平 新课程 主题教学 游戏活动 听课者 理论与实践 创造性游戏 教学片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年第12期122-122,共1页周旭升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关键词:教师观 教学观 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 课堂需要 听课者 引导作用 创新教学方法 霍姆林斯 
关于公开课的两点认识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7年第9期30-31,共2页张伟 宋丽莉 
公开课应该是公开课堂最真实的生成情况,展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价值在于通过公开教学,可以研讨、交流、传播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进而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但在现行的公开课上很多老师认识上有误区。
关键词:生成情况 执教者 脱离现实 听课者 九年一贯制 磨掉 叶澜 常规条件 法库县 中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