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

作品数:11694被引量:15667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伟李华王华李信薛栋升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物酶改善原酿酱油品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现代食品科技》2024年第7期334-342,共9页程宇勤 崔春 冯云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2065)。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和盐为原料,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中国传统调味品。生物酶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改善酱油滋味、风味的有效手段。酱油的味道、香气和颜色之间的平衡作用赋予酱油独特的风味。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
关键词:酶制剂 酿造酱油 菌种筛选 品质改善 
THI3/BAT2基因缺失酿酒酵母菌构建及其在黄酒酿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
《现代食品科技》2022年第11期55-62,共8页陈文颖 周世水 闫统帅 梁思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91)。
为探究酿酒酵母支链氨基酸转氨酶编码基因(BAT2基因)和类丙酮酸脱羧酶编码基因(THI3基因)的缺失对黄酒中高级醇的影响,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XF1的单倍体XF1a7/XF1α6和THI3基因缺失菌XF1-T的单倍体XF1a7-T/XF1α6-T...
关键词:THI3 BAT2 酿酒酵母 黄酒 高级醇 异戊醇/异丁醇 
传统酿造酱油酱醪中的霉菌筛选及其部分酶系特征分析被引量:11
《现代食品科技》2020年第6期114-120,共7页赵谋明 林涵玉 梁卓雄 路怀金 谢诺意 冯云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400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591,3197206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017030310027)。
传统酿造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多数为环境中自然落入并参与发酵,本研究旨在从传统酿造酱醪中筛选不同的霉菌并探究其酶活力特性。本研究从酱醪中分离到49株霉菌,挑选形态有差异的18株霉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结果归属于4...
关键词:酱油 酱醪 霉菌 酶系 混合制曲 
酿造过程对麦汁蛋白及其氧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食品科技》2019年第12期145-150,40,共7页常斌 蔡琳飞 赵海锋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A050506008;2016A01010500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3010056)
本文研究了啤酒酿造过程尤其是糖化工艺对麦汁蛋白质含量、游离巯基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糖化过程伴随着大分子蛋白质的降解和小分子蛋白质的形成,蛋白质和游离巯基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经历糖化阶段,蛋白质...
关键词:麦汁 蛋白 氧化稳定性 脂转移蛋白1 酿造过程 
酿造酱油储藏期间呈味分子变化研究被引量:12
《中国调味品》2019年第4期1-5,10,共6页袁尔东 常博 陈志锋 任娇艳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4TQ01N6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ZD07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7018)
文章对酿造酱油在储藏期内呈味分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选取两种不同品牌的酿造酱油(酱油Ⅰ、酱油Ⅱ),分别在常温、50℃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测定其单宁含量、游离酚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情况,探讨这些呈味...
关键词:酿造酱油 呈味分子 单宁 游离酚 氨基酸 多肽分子量 
以不同发芽天数豆芽为原料酿造酱油对酱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第6期129-131,共3页凌红妹 杨娟 王玮 崔春 
本文以不同发芽天数(2、4或者6 d)的豆芽代替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工艺发酵酱油,比较酱油中全氮、氨基酸态氮、肽分子量、氨基酸以及呈味特性差异,判断以豆芽为原料发酵酱油是否具有可行性。结果显示,以豆芽为原料发酵...
关键词:豆芽 高盐稀态酱油 游离氨基酸 肽分子量分布 
白酒酿造中酿酒酵母与巴氏醋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3
《现代食品科技》2017年第12期61-67,共7页吴轩德 李洲 周世水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496)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是白酒酿造过程中重要的发酵微生物,其对乙酸乙酯的生成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酵母和醋酸菌同步接种和顺序接种方式,以酵母单独接种发酵作对照,研究了酿酒酵...
关键词:酿酒酵母 巴氏醋杆菌 乙酸乙酯 相互作用 
二步法酿造β-苯乙醇调味酒的工艺优化被引量:6
《中国酿造》2017年第9期45-49,共5页吴轩德 李洲 周世水 
在酿酒酵母转化L-苯丙氨酸合成β-苯乙醇的基础上,通过紫外诱变育种、好氧发酵与补料厌氧发酵的二步法工艺来研制β-苯乙醇调味酒。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IM2.35为出发菌种,进行两轮紫外诱变,筛选获得1株较初始菌株合成...
关键词:Β-苯乙醇 酿酒酵母 二步法工艺 
一种新型麦芽酒的快速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期108-110,117,共4页孙婷婷 李洲 周世水 
[目的]优化麦芽发酵工艺参数,获得新型麦芽酒。[方法]以麦芽为原材料,糖化后经酿酒酵母发酵成麦芽酒。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p H、温度、接种量对发酵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的麦芽酒发酵条件:温度30℃、p H 5.5、接种量7.5×1...
关键词:麦芽酒 酿造工艺 响应面法 
不同品种甘蔗汁酿造的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测定被引量:9
《食品科学》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王松磊 杨华峰 于淑娟 曾新安 朱思明 万行海 刘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076088);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2A020200002;2012A020100005)
为探索酿酒原料对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影响,采用冷汁生石灰澄清法对甘蔗汁进行处理,经18℃低温发酵和蒸馏后,选取中间蒸馏组分,调配成40%(V/V)的基础酒,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朗姆酒中异戊醇含量最高,占杂...
关键词:甘蔗品种 发酵 银朗姆酒 杂醇油 气相色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