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法

作品数:267被引量:1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亚夫朱煜李宗奇白月桥陈德运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课程.教材.教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
《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2期75-79,共5页朱煜 
美国约翰生·亨利的《历史教学法》是20世纪初世界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我国史学家何炳松1926年将之译成中文出版后,对我国的历史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该书渗透了美国鲁滨逊新史学观,在历史教学的目的与价值、历史教科书...
关键词:历史教学法 约翰生·亨利 历史教学目的 历史教科书 历史考试改革 
论历史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被引量:9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81-85,96,共6页朱煜 
扬州大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阶段成果。
历史教学论要想摆脱目前的发展窘境,在教师教育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学科定位上必须重新审视,将之界定为一门具有历史专业特点的教学理论;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历史课程论问题,冲破狭隘的研究藩篱,拓展研究空间;在研究范式上超越低...
关键词:历史教学论 历史教学法 历史教师教育 学科定位 研究范式 
何炳松对历史教育的贡献──兼论《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草案》被引量:5
《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4期28-30,共3页金相成 
何炳松对历史教育的贡献──兼论《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草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金相成何炳松(1890~1946)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潜心研究中学历史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教育家。他所撰写和译述的《历史教授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何炳松 标准草案 历史教学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中国史 教学方法 世界史 
新一代教科书的结构与功能──试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被引量:3
《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3期20-23,30,共5页白月桥 
新一代教科书的结构与功能──试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白月桥学校历史教科书不是普通的历史读物和历史学著作,而是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脚本。教师依据这个脚本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凭借这个脚本获...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 结构与功能 辅助系统 教育历史 义务教育 人教社 人教版 教科书的结构 辅助结构 历史教学法 
试论历史教育学的兴起和建立
《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第1期5-7,共3页周发增 
探索、开拓和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历史教育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兴起建立的。 一、历史教育学的兴起和建 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文化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日益密切。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发...
关键词:历史教学法 历史教育学 心理分析 教学方法论 学术讨论 现代教学方法 “三论” 科学整体化 历史学科 教学理论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二届二次年会被引量:1
《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12期56-57,共2页邓小全 
1987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在安微泾县召开了第二届第二次年会。以佐藤仲雄为团长的日本”历史教育者协会”的三位代表和伦敦大学博士研究生周孟琳也出席了大会。 会议期间召开了四次全体代表大会和两次分组讨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 历史教育学 社会功能 学术交流 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博士研究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教学法 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材与教学纵横谈被引量:4
《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7期34-38,共5页臧嵘 
美国的著名历史教学法专家约翰生·亨利在他的名著《历史教学法》中说:“本地地理的环境,本地的遗迹,同本地的习惯,无论什么地方总有材料预备在那里使本地的过去成为真的……
关键词:乡土历史 历史教学法 教材与教学 历史教材 乡土教材 乡土史教材 纵横谈 统编教材 教学大纲 中华民族 
吉林、辽宁相继举办历史教学讲习班
《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6期72-72,共1页史言 
今年暑假期间,吉林和辽宁两省相继举办了中学历史教师假期教材、教法讲习班。吉林省由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和吉林市教育学院等单位主办,地址在吉林市,辽宁省由辽宁教育学院主办,地址在大连金县。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法 讲习班 教育学院 中学历史教师 辽宁省 吉林市 吉林省 中学历史教材 三个面向 主要内容 
中学历史课的智育任务
《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第6期39-41,共3页陆满堂 
1982年8月,在太原召开的历史教学法讨论会上,大家十分关注地提到智能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双基”与智能的关系等问题。这是涉及如何理解和贯彻中学历史课智育任务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在发表几点个人意见。一、加强“双基...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 历史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法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史论结合 逻辑思维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