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海

作品数:4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设计教师交流老师教学语文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设计(英语)》《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育活动体验化 研学旅行项目化——黄金海滩研学旅行活动的前世今生
《中国德育》2019年第22期60-62,共3页杨裕海 茅赛男 
"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学校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教给他再多的知识,也是教育的失败。"这是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历代教育人谨记心头的教育格言。新的时期,学校承前启后实施"和润德育"工程,...
关键词:研学旅行 德育活动 立德树人 江苏省启东市 体验化 前世今生 和乐 新的时期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回归识字单元教学本真——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教学为例被引量:3
《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第10期50-53,共4页杨裕海 
通过识字单元进行集中识字,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学段在识字教学编排上的一大特点。识字单元的教学,应跳出'只是为了识字''为了识字而识字'的窠臼,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回归识字单元教学的本真。笔者试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片段 单元教学 二年级 核心素养 
以“和”致“合”:步入“1+X”精读课的本真之境——以《月之遐想》的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16期73-74,共2页杨裕海 
“1+X”精读课是“和融型”课堂言语实践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课型。《月之遐想》“1+X”精读课的教学,在主题确定上,应在人文主题与语用主题之间求和合;在教学原则上,应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求和合;在价值追求上,应在品读感悟与表达运...
关键词:阅读教学 "1+X"精读课 和合 本真 
秉承“和合”文化精髓,锻铸“和合”教育品牌
《贵州教育》2019年第9期8-10,共3页杨裕海 
乡村教育,一方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和合小学,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乡村小学。学校所在地一和合,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名镇,由“和合二神仙,一涨二三千”的美丽传说而得名,东临黄海,南靠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
关键词:和合文化 教育品牌 乡村小学 国际大都市 乡村教育 办学传统 学校 历史 
和合: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春联》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7年第11期7-9,共3页杨裕海 
渗透,是在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务实选择;和合,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历久弥新的哲学思想。秉承和合理念,坚持以和致合,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便能返璞归真。这里,我们不妨以苏教版四上《春联》一课的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和合理念 《春联》 课堂 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教育 哲学思想 
对语文课堂“失衡”的审视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年第8期48-51,共4页杨裕海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指引下,一线教师以课堂为阵地,以高效为追求,满怀“课改”的高度热情投身于“改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俗话说得好: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失衡 语文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 一线教师 教学实践 
直面“失衡” 追寻“平衡”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4年第11期40-42,共3页杨裕海 
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行动指南,我们积极地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建构新课堂。但语文课堂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失衡"现象,本文对症下药,探寻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课程性质篇【现状分析】课...
关键词:失衡 “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麋鹿》 自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 语文课堂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A、B案对比评析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4年第3期37-37,共1页杨裕海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个童话故事。两位教师在充分考虑年段特点、课时特点的同时,凸显语用意识、导学意识,进行了富有创意、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案例 课时 对比 语用意识 童话故事 教学设计 教师 
读“薄”·读“厚”·读“活”——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4年第3期24-26,共3页杨裕海 
【设计理念】秉承平衡理念,实施本真教学:1.在落实工具性与渗透人文性之间求平衡,回归课程本质。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读懂故事情节,亲近故事人物,理解故事内涵。人文目标的达成,蕴含于学习语言文...
关键词:课时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 苏教版 “活” “薄”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性 平衡理念 
“整体感知”教学策略举隅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3年第10期10-12,共3页杨裕海 
整体感知,是初读课文阶段的举足轻重的一大教学任务,一般应主要关注如下几个层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课文的脉络结构;形成对课文的初步感受。有效的整体感知,是学生初次与文本进行对话之后,在文本内容、文本情感、文本形式...
关键词:整体感知 教学策略 文本内容 引导学生 教学任务 文本形式 课文 感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