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作品数:3018被引量:17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教育论坛》
主办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教育学会
最新期次:2016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教师教学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祁顺成张文皎吴建琛章立早罗刚淮更多>>
发文机构: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如东县掘港小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育爱润德,为师生终身成长与幸福服务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4-5,9,共3页徐锡有 
当前,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为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我校以“为师生的终身成长与幸福服务”作为办学理念和目标,...
关键词:成长 服务 幸福 终身 师生 以学生为主体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氛围 
今天,我们如何家访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6-8,共3页孔波 徐化美 
案例:刚接新班,为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我决定利用周末体息时间进行一次家访。说起这个新班级还真是很特别,留守儿童和外来打工家庭比较多,学生们性格各异,学习习惯各有不同。看来想走近学生,必须先走进他们的家庭。
关键词:家访 家庭情况 留守儿童 学习习惯 学生 班级 
正确把握教材内涵 构建高效优质课堂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9-11,共3页王克琴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数学名师王成邦老师的讲座,他就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了题为《平凡、平和、平静》和《如何上好一节研究课》的专题讲座。王老师的讲座语言诙谐幽默,内容深入浅出,朴实有效,真正为一线教师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教材内涵 课堂 专题讲座 一线教师 专业成长 诙谐幽默 专业引领 研究课 
追索人本德育的教育之梦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12-13,共2页钟娟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怎样的教育才是一种“合适的教育”呢?在多年的工作生涯里经历了困惑、迷惘之后,我越来越清晰地认定,育人就是完善人的生命化教育,这种生命化教育必须...
关键词:人本德育 教育家 生命化教育 夸美纽斯 以人为本 教育思想 健康快乐 学生 
实现五个“转变”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冉俊林 
德育,是个千年亘古的教育话题,“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足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当前德育仅停留在道德知识的教育上,把教育等同于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实施“管制”,把学...
关键词:德育实效 学生心理特点 教育之本 师生双向交流 教育工作 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 道德知识 
语文教学,请紧贴着学情“行走”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16-17,共2页张晓华 
上海师范大学陈隆升博士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视角》一书中,把学情分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学设计,即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依据学习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实施,即组织学习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学习起点 课堂评估 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 
人文素养:学生未来成长的基石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43-44,共2页管仁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新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说: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
关键词:人文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成长 学生 反思教育 人类尊严 学习方法 文化多样性 
如何用好学生手中的“权力”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45-46,共2页孥岁玉 
班主任赋予学生手中的“权力”虽小,但如果运用的好,小小权力也能起到大作用。相反,如果运用不好,权力可能起到反作用,可能产生负能量,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如何用好、用透学生手中的权力,发挥权力的最大作用,是班主任要掌...
关键词:“权力” 好学生 不利影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反作用 能量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积弊及对策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1-3,共3页顾建德 
学校教研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在长期教研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是全体教师对事业的工作热情、科学态度、宝贵经验的浓缩与提炼。
关键词:学校文化 教研文化 文化建设 积弊 思想境界 精神风貌 工作热情 科学态度 
打动人心“赢得”孩子
《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46-47,共2页胡惠萍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负责思想品德教育的人,“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满腔热情地开导犯错误的学生,指出对...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孩子 人心 陶行知 学生 儿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