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者

作品数:1036被引量:1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赟林存华郁琴芳陈冬安朱能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当一所小学的校长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7期1-1,共1页子墨 
1.因为一位朋友的提问:你为什么不去办一所小学?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如果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我会怎么当校长?"2.首先希望你相信,我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所小学的校长。3.这个问题已经想好几年了。
关键词:一所 家长委员会 这一代 福州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注意中心 教育学者 上课方式 听课者 言行举止 
我只不过是想站得直一些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9期17-20,共4页王栋生 
一、我走过的路1974年,我24岁,开始在农村学校代课,当时是七年制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两年),我教过小学一二年级,后来教三四年级复式班的语文数学,同时兼六年级七年级的历史。1982年1月从南京师院毕业,一直在师大附中工作,从初一教到高三...
关键词:硕士生导师 农村学校 七年制 教学任务 三四 教育难题 班级工作 教学历程 教育精神 听课者 
从学生的评价思考名师的课堂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7期10-11,共2页芮火才 
对名师课堂的评价,评论者大多站在自己作为一个听课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无可厚非;但从另一方面看,不管是名师的课堂还是一般老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都是他的课堂,所以,评价名师的课堂,更离不开学生的声音。名师课堂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听课者 课堂质量 教学工作 课堂评价 评课 教材编写 堂课 经验系统 会说话 表达时间 
生成的背后是什么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9期28-29,共2页任卫兵 
一近日有幸观摩了一节在省级优课评比中获奖的数学课《认识负数》,无论是教学的准备、实施,课件的制作、使用,还是教者的调控手段、评价语言等,几乎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整堂课预设得相当充分。
关键词:评价语言 堂课 巩固练习 教育理念 海拔高度 教育工作 听课者 变式 执教者 生态课堂 
笑声,让课堂充满快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3期23-24,共2页余文琳 
曾有幸聆听北京市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深为华老师那充满思考与活力的课堂所吸引,深为华老师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尤其是课中的三次笑声,使课堂更和谐,使听课者如沐春风,并引发我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让我们先...
关键词:听课者 小学数学课 如沐春风 画角 小白兔 评讲 参考答案 刻度线 评优活动 声地 
教师专业素养哪里来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3期67-68,共2页朱莲莲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更显举足轻重,由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然而现状呢?教师所拥有的水可能是"活"了,但量有一桶吗?能...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 中小学语文 一杯水 素养要求 课堂教学 词汇贫乏 感受力 教学过程 同课异构 听课者 
教师——对话信息的重组者——《祖国在我心间》教学案例剖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5期42-43,共2页林荣辉 
一、背景与主题2006年9月21日上午,我陪同进修学校教研员下到城郊溪南小学开展课改实验“家常课”调研。
关键词:课改实验 教研员 识字方法 学习共同体 案例剖析 学语文 课题实验 听课者 执教者 学习经验 
在“增”与“减”之间成就自己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5期92-93,共2页张文质 
虽然今天的教育受限多多,困难重重,但任何一位教师仍然能够在课堂找到自己探索与尝试的空间,一个好教师。
关键词:即兴创作 听课者 感恩教育 生命意识 主题班会 格致中学 想到做到 自我发现 职业认同 课堂生活 
让上帝笑笑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第12期20-21,共2页杨小兵 
这次参加了海峡两岸语文交流会,来自台湾的王家珍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好一阵震撼。因为就教学形式来说,与大陆反差太大了。这堂课,我觉得可以用尊重、快乐、训练三个词来概括。尊重就是在课堂上做到了以真心将学生当作贵宾来看待,老师...
关键词:上课时间 堂课 海峡两岸 听课者 叠词 余文 现场感受 学语言 诗创作 配合默契 
《情境话题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六年级)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第5期15-16,共2页黄瑞夷 
【教学简案】【教学目的】 1、通过课堂提示,培养学生的自觉作文意识, 留住感动自己的生活瞬间,养成记录的习惯。 2、通过课堂对话,学会多角度思维,训练联想、想象能力,体会多读书对思考力的帮助。 3、通过“说思”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
关键词:话题作文 作文课 思考力 趋近 发散性 故事导入 课型 听课者 毫不在意 二次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