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

作品数:625被引量:126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忠廉林克难罗新璋许钧赵巍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与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西方观点解读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理论被引量:6
《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1期44-48,共5页欧阳利锋 尚敏锐 
为了更准确地描写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理论,在对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作了简要概括的同时,我们将中国翻译理论同西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几个区别性特征进行了探讨。中国翻译...
关键词:信达雅” “神似”“化境” 主观印象式 西方翻译观点 
严复的“信达雅”何时成了译事的最高原则——与袁志广先生商榷被引量:6
《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4期65-68,共4页董力 
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对象有着不同的翻译标准。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简述及对严复提出“信达雅”一百年以来译坛对“雅”字的争议 ,向本刊在 2 0 0 1年第 2期刊登的题为“严复的‘信、达、雅’须要再认识”一文提出质疑 ,认为严复的“信达...
关键词:信达雅 翻译 目的 
严复的“信、达、雅”须要再认识被引量:11
《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袁志广 
本文立足于建立翻译学理论体系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思考,提出“信达雅”这一“三字理论”具有方法 论的性质.三个字的对象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内在逻辑意义的整体性.揭示出同一事物的三个层面,本 质地说明它是译事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信达雅 译事的最高原则 须要再认识 
从一实例看翻译中“信”的辩证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5年第4期75-76,共2页吴迪 
从一实例看翻译中“信”的辩证吴迪"信、达、雅"是译者苦心追求的译文的最高境界。"信",是忠实;"达",是达意;"雅",是文雅,即文笔优美。这三者之中,"信"是排在第一位的,是译文必备的首要条件。优秀的翻译家无不刻意追...
关键词:“信” 译文 辩证法 主语 合作化运动 信达雅 复句形式 拘泥地 修饰作用 逻辑严谨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被引量:4
《语言与翻译》1995年第3期57-67,共11页张德劭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张德劭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出版以来,影响遍及整个人文科学领域,众多学科以之为鉴,考正得失。钱先生对翻译领域虽着墨不多,但对翻译的重大理论问题却有精粹见解。下文即择其大要,略加梳理。一、翻译术开宗明义...
关键词:钱钟书 《管锥编》 信达雅 忠实于原文 佛经翻译 《天演论》 意译 严复 语言结构 译文 
我国翻译标准研讨概评
《语言与翻译》1995年第2期72-78,共7页王高生 
我国翻译标准研讨概评王高生我国不同年代的译家学者根据当时的情况,前人的见解和个人的认识,先后就翻译标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或主张,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今天在建设我国翻译理论体系,创建中国翻译学之际,认真分析这些...
关键词:翻译标准 翻译目的 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信达雅 《中国翻译》 瞿秋白 严复 钱钟书 
论翻译标准的客观基点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3期44-47,共4页王高生 
近年来,许多海内外译家学者在关心和酝酿我国现代翻译理论体系——翻译学的建立,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时至今日,大家对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翻译标准,几经讨论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这是个争论有年的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势必...
关键词:论翻译 翻译理论 译文质量 翻译史 现代翻译 翻译经验 “信达雅” 译例言 理论体系 钱钟书先生 
我国译学研究现状评述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桂乾元 
改革开放带来了各方面的繁荣。我国译界也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翻译工作的社会地位的蒸蒸日上,翻译研究工作不仅被排上了议事日程,而且从后台推到了前台。可以说,我国译界一致呼吁:要加强翻译研究工作。...
关键词:译学研究 翻译事业 翻译理论研究 现状评述 中国翻译 《中国翻译》 研究工作 翻译本质 中国译协 “信达雅” 
“似”也是一种“忠实”——兼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1991年第4期26-29,共4页黄天源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翻译理论研究深入发展、新的翻译标准时有出现的今天,“忠实”标准遭到了非议,有人甚至斥之为“空洞荒唐”,并要以“最佳近似度”这一“翻译的最高标准”(注1)取而代之,本文有感于此。
关键词:翻译理论研究 译文质量 近似度 模糊学 谈翻译 语义模糊性 “信达雅” 兼论 罗新璋 晦涩难懂 
翻译标准多元化——从中外翻译发展史谈起被引量:7
《语言与翻译》1991年第4期32-37,共6页仲伟合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翻译标准,决定该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去从事翻译工作,决定其它与翻译有关的理论问题。翻译标准问题若不先行解决,“翻译学”就无法建立。 纵观中外历史,翻译实践的存在已有两千多年。
关键词:“信达雅”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对象 中外历史 主标准 翻译艺术 西方译论 动态对等 翻译等值 拟设翻译书院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