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作品数:37被引量:35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学数学数学数学素养指向教学实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视界》《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江苏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数学游戏分享”中实现幼小自然衔接——苏教版新教材起始课教学探索
《教育视界》2024年第23期4-8,共5页刘晓萍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程内容结构化: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022/LX/02/10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面临着身体、心理、思维、学习方式等的巨大变化,部分新生容易出现焦虑和不适应。苏教版新教材从整体上设计“数学游戏分享”单元,以拉长幼小衔接起始课的时间,从纯粹的好玩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到一定...
关键词:新教材 数学游戏 幼小衔接 活动化 生活化 
2011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小学教学参考》2023年第20期18-22,共5页彭国庆 刘晓萍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内容视角下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研究”(课题编号:2021/LX/02/272/1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比较2011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部分,发现两个相同点:数学课程内容领域划分一致,且保留传统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同时,也有五个方面的不同点和变化:课程内容的主题不同、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不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不同版本 比较 
复习:在联与通中洞察“一致性”——《小数四则运算(复习)》同课异构的评析及启示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3期41-44,共4页刘晓萍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内容视角下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研究”(编号:2021/LX/02/272/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位老师执教的《小数四则运算(复习)》一课,虽然导入不同、教学结构不同、计算的样例不同、课堂生成的处理方式不同,但都呈现了让学生在联系中感受数学的发展,在融通算法与算理中参悟数学的思维,在追溯知识的脉络中洞见数学未来的样态...
关键词:小数四则运算 同课异构 一致性 结构化 真理解 
思维破局:从一个数走向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数”的认知困难与教学改进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16期47-50,共4页刘晓萍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自筹课题(B—b/2018/02/07).
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改进这一现状,可从四大策略入手:突出"代",凸显"系",解析"值",感悟"变",以此实现这一核心内容的数学教育价值。
关键词:变量 抽象 认知困难 教学改进 
让推理自然发生——以《加法交换律》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1期16-23,共8页刘晓萍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学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B-b/2018/02/07
运算律是由多个知识点所组成,按部就班的教学,耗时耗力。析取加法交换律作为运算律的核心,以精选素材、引起关注、多元表征、回顾反思等策略,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关键能力 核心知识 推理 思维 
素养立意下运算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6期62-64,共3页刘晓萍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学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B-b/2018/02/07)的研究成果之一
运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在核心素养时代,要赋予“数的运算”教学新的教育内涵,针对当下运算教学的困境,可以通过整体视角、经验贯穿、结构化之、比较优化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运算 关键能力 
“交”出思维 “换”来推理——“加法交换律”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科学论坛》2019年第16期41-43,4,共4页刘晓萍 
在具体的"加法交换律"的教学过程之中,不论是教学新知、变式练习,还是解决问题、梳理回顾,各个教学环节都有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空间。推理等关键能力的形成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要求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
关键词:加法交换律 运算律 结合律 数学活动 线段图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探究——基于PISA数学测试的启示被引量:15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8期66-70,78,共6页陈六一 刘晓萍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区域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编号:16031009);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毕业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编号:16032039)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育,其难点和焦点都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借鉴声誉日隆的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部分做法,透过其本身存在的综合性、抽象性、内隐性和情景性的复杂特征,以及评价本身所要求的科学精准性,可在剔除传统考试的弊端后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命题 水平等级 评价维度 PISA测试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探索——基于PISA数学测试的启示被引量:7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第7期58-62,共5页陈六一 刘晓萍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毕业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课题编号:16032039)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育,其难点和焦点都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借鉴日愈声隆的PISA测试,我们可在剔除传统考试的弊端中,构建属于我们自己本土化的小学数学测评框架、水平等级,从而帮助改进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分享数学,积淀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命题 水平等级 维度 PISA 数学素养 
“再见”数学,深耕核心素养被引量:2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年第7期82-84,共3页陈六一 刘晓萍 
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遵循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编写,因此一些数学内容会在不同的年级重复出现。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帮助学生的数学理解从感觉走向理性,从表层走向深刻。不过,由于知识在不同的年级呈点状分布,尽管逻辑体系可以将前后予以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 “再见” 素养 深耕 螺旋式上升 数学内容 数学理解 逻辑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