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80019)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齐学红刁益虎徐小丹王飞赵伟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教育(新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学习道德教育青少年社会学研究师生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师生关系”话语的考古学分析被引量:6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沈茜 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11JJD880019)研究成果之一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基本人际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意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形成了一系列"师生关系"的话语。借助福柯的考古学思想,分析"师生关系"话语的流变,概括为如下三种话语类...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话语 福柯 考古学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实践——透视江苏省南京市N校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实验被引量:4
《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10期33-37,42,共6页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11JJD880019)的阶段性成果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构成基础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项改革因涉及现有班级管理体制下班主任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角色分工与角色扮演,关涉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而引发教师日常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因而更具深刻意义。试...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制 教师角色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 
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教师的身份建构被引量:2
《班主任》2015年第10期5-9,共5页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
我国于1952年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与《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小学和中学普遍实行班主任制,以取代此前的级任教师制(原称“级任教员制”)。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并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化诉求的不断提...
关键词:班主任教师 班主任制度 身份建构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专业化 教师教育 权利行使 培训系统 
师德教育话语再审视:知识和修养关照下的教师主体身份建构被引量:7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第4期16-21,共6页齐学红 赵伟黎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系列成果之一
在科学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教育日渐全球化的语境下,师德话语正在流变为专业伦理话语。师德研究大多将师德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或一套现成的知识体系,通过培训即可获得,而师德修养的独特性日渐式微。如何重新挖掘中国师德文化的...
关键词:师德 专业伦理 话语 文韵 教师主体身份 
建构师生关系的新路径——基于网络文化的视角被引量:2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年第7期8-12,共5页刁益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编号:11JJD880019)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师生交往的环境,这种改变既给师生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带来比以往更加复杂与艰巨的师生交往困境,主要表现为"冲突化"、"世俗化"与"功利化"。破解网络时代师生关系困境的关键在于厘清复杂关系背后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 社会建构 网络 网络文化 
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讲道理与讲故事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年第6期28-29,共2页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项目负责人:齐学红;江苏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成果之一
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讲道理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讲故事则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教育故事,透过故事启示或表...
关键词:道德教育 话语方式 讲道理 讲故事 
规矩与方圆——重新解读“班规”被引量:5
《班主任》2015年第3期49-50,共2页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项目负责人:齐学红
"班规形同虚设,怎么办"是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在回答"怎么办"这一操作层面的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入手。对于班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深入思考。一、班规为谁而设,因何而设首...
关键词:班级建设 班委会 社会生活 校规校纪 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过程 儿童视角 学校生活 管理主义 辅导者 
困境与挑战:教育社会学中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9期17-20,共4页刁益虎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9;项目负责人:齐学红)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实证研究在我国教育社会学界的境遇并不乐观,其受困于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难以获得其在社会学中那样尊崇的地位。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其作为"事实学科"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这门学科的价值,而作...
关键词:实证主义 实证研究 教育社会学 方法论 
青少年同伴交往问题及引导策略被引量:1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3年第6期-,共3页刁益虎 齐学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伴随其身心发展的是与外界越来越多的接触,由最初的被动式接触转向频繁的主动式接触.而人与人的接触则构成了交往,如按交往对象分类,主要包括:学生与家长的交往、与老师的交往、与同伴的交往,...
在家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个案研究被引量:4
《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7期50-55,共6页齐学红 陆文静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11JJD880019)系列成果之一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命阶段。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非儿童社会化的唯一路径,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视角,主要从在家教育儿童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两个方...
关键词:在家教育 儿童社会化 儿童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