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乳

作品数:14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舒国伟张伟张亚爽魏昭陈珊珊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鸡西市卫生局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工业》《食品科学》《广西畜牧兽医》《食品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米消毒乳在畜牧兽医行业中的用途与发展意义
《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第15期74-,共1页王永梅 杨雪峰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众多新技术和新发明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开创了社会生活的新模式,便利了大众消费者。纳米消毒乳就是其中一个用途广泛的发明,纳米消毒乳是根据纳米固有的特性发明创造得出,从而能广泛地运用到工业建设和日常生活...
关键词:纳米消毒乳 用途 发展意义 前景 
如何选购优质牛奶
《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温州冯先生:牛奶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营养品,有的人天天都在喝,有的人家里常备着,但是若买的牛奶不新鲜、不够纯的,那么它的营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甚至还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怎样辨别牛奶的质量呢?小编解答:一、鉴别新鲜牛奶的方...
关键词:鲜牛乳 消毒乳 营养价值 天都 微黄色 冯先生 人天 鲜乳 小编 乳脂肪 
好食品慧眼识
《品质.品牌》2009年第10期53-53,共1页
识别鲜奶 如今,喝鲜牛奶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鲜牛奶的新鲜度及质量怎样识别呢? 感官鉴别:新鲜乳《消毒乳》是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无凝结,无杂质,无异物,无粘稠现象。
关键词:食品 感官鉴别 鲜牛奶 消毒乳 新鲜度 鲜牛乳 识别 鲜奶 
HACCP在消毒乳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第11期130-131,共2页张临卓 张忠玲 
HACCP既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是一个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它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原料、加工以至最终食用产品等过程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进行分析判定,找出与最终产品质量有...
关键词:HACCP 生产过程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消毒 预防性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 关键控制环节 食品加工 
FTA滤膜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快速检测消毒乳中的蜡样芽孢杆菌被引量:12
《中国食品学报》2009年第3期156-161,共6页齐哲 张伟 刘卫华 亢春雨 张先舟 陈珊珊 魏昭 张亚爽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8000216)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公布的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基因的hbl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将FTA滤膜提取DNA与LAMP法相结合,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和人工污染蜡样芽孢杆菌的消毒乳。结果:LAMP...
关键词:FTA滤膜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 链置换酶 消毒乳 蜡样芽孢杆菌 
乳品的发展状况
《才智》2008年第10期223-223,共1页姜东振 
乳品是有全脂乳入或脱脂乳经过一定生产工艺而制成的食品。乳品在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原料鲜乳经过消毒后,微生物含量可以降低到很少的数量,这个数量的多少与原料中原来含有的微生物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原料鲜...
关键词:乳品加工 乳品消费 鲜乳 脱脂乳 消毒乳 细菌数 活动状况 微生物污染 乳制品产量 牛奶产量 
水苏糖对乳制品中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8
《食品科学》2005年第6期106-108,共3页舒国伟 吕嘉枥 任宏强 杨建武 
研究了水苏糖对消毒乳、奶粉及酸奶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毒乳中添加水苏糖≤1%时,对消毒乳的微生物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在奶粉中添加水苏糖≤3%时,对奶粉的微生物学指标无影响,在酸奶中添加水苏糖加量≤5‰时,对酸奶的乳酸菌数无...
关键词:水苏糖 消毒乳 奶粉 酸乳 
消毒乳与超高温灭菌乳的加工工艺和特性的比较被引量:2
《广西畜牧兽医》2004年第3期128-129,共2页韦同 
乳品的加工工艺不同会直接影响其成分、口感及风味、保质期等。本文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两种乳品加工及其特性的比较分析 ,阐述牛乳进行热处理后产生的变化及特点 。
关键词:消毒乳 超高温灭菌乳 加工工艺 UHT乳 乳成分 货架期 
水苏糖在消毒乳及奶粉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食品科技》2004年第z1期238-240,共3页舒国伟 吕嘉枥 任宏强 杨建武 
研究了水苏糖对消毒乳及奶粉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毒乳中添加水苏糖≤1%时,对消毒乳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在奶粉中添加水苏糖≤3%时,对奶粉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及微生物...
关键词:水苏糖 消毒乳 奶粉 
消毒乳中低温菌来源、危害及控制
《中外食品》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赵娟 
低温菌的来源及危害 低温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主要存在于挤乳的环境、水、空气、土壤、清洗和消毒不彻底的榨乳机、盛奶容器以及过滤布、奶桶的表面。它对乳的污染主要为外源程序污染、主要在榨乳环节过程中污染,并随着榨乳条件的不同,...
关键词:消毒乳 乳制品 来源 危害 控制 低温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