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径》

作品数:5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晓红宗文菊孙宏琳赵爱珍王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南京市中华中学宿迁市实验小学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江西教育(综合版)(C)》《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辽宁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的教学设想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3期90-91,共2页张蕾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线教师谈论的热点之一。笔者以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为例,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仿佛若有光”到“豁然开朗”的寻访经历,从“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角度,分析了教师课前研读与课中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课前研读 课中实施 教学实效性 
创情境 激兴趣 得启示
《小学科学》2018年第11期127-127,共1页蔡成林 
文本解读:《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过《苹果里的五角星》之后再来学习本课,对本课所蕴含的创新思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格罗培斯在设计路径的...
关键词:情境 《最佳路径》 引导学生 设计策略 尊重他人 迪斯尼乐园 文本解读 建筑大师 
铸造高效课堂的“最佳路径”——以《最佳路径》一文的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年第11期81-81,共1页陆阳 
阅读教学必须要在强化语言的构建、运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不断发展。进入中高年级之后,教材文本内容相对复杂化,为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提出指导复述方法,历练口语表达能力;梳理文本逻辑,发展思维能力实...
关键词:复述方法 梳理逻辑 创设情境 高效课堂 
哲理性课文:从“形象”深入“内涵”——以《金子》一课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10期39-41,共3页何圣春 李臻 
所谓哲理性文章,是指从生活现象或历史往事中发掘其内含的意蕴,表现个人独特感悟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既有形象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又不乏理性的光芒和思辨的色彩;既能检查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又能检测其理性思维能力。苏教...
关键词:课文教学 文学形象 哲理性 《金子》 《山谷中的谜底》 内涵 理性思维能力 《最佳路径》 
感悟文字背后的真谛——《最佳路径》教学设计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8年第10期90-90,共1页李会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微不足道、大伤脑筋”,体会解词的方法.2.理解格罗培斯大师与葡萄园老太太做法的联系,感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妙处.
关键词:《最佳路径》 教学设计 文字 感悟 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葡萄园 大师 
追问,让阅读思维拾级而上——从《最佳路径》的教学谈起
《教育视界》2018年第6期58-60,共3页王月枫 
近年来,'思维发展与提升'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让思维拾级而上?结合所听的公开课《最佳路径》课例,从把握追问不同契机的角度,提出粗浅处追问,顺向深入催化思维;矛盾处追问,激发引思活化思维;关键处追问,画...
关键词:追问 阅读思维 阅读思维层级 
语文教师“问题设计能力”例谈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8年第2期93-94,共2页王晓春 
前段时间,我校两位语文教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最佳路径》,听后大家产生了不少思考,其中大家最关注的是我们语文课堂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讨论.而不是...
关键词:语文教师 设计能力 《最佳路径》 引导学生 思维含量 语文课堂 四年级 执教 
由《最佳路径》想开去……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年第9期62-62,共1页陆云香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揭示了哲理,又是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学生的困惑在哪里?兴趣点在何处?作为文本的它语文价值体现在哪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哪些环节,采取何种策略达成相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价值 《最佳路径》 
《最佳路径》(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年第4期6-10,共5页赵爱珍 
2017年3月2日,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在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以“问学课堂,提升思辨力”为主题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用两堂精彩的阅读教学课诠释了执教者对“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这两堂课基于学情,关...
关键词:课堂实录 《最佳路径》 课时 教学研究活动 语文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 语文学习方式 语言实践 
“问学”:学习的“最佳路径”——《最佳路径》(第二课时)课堂观察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年第4期11-13,共3页封海蓉 
《最佳路径》(第二课时)一课的教学基于儿童的“问”,立足儿童的“学”,教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彰显了“问学”课堂的魅力。利用工具,确定教学内容;围绕问题,发展学生思维;回归文本,习得言语形式,是值得借鉴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问学” 教学内容 思维 言语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