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表达

作品数:2351被引量:118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何捷陆华山王学进朱垚柳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需要驱动的写作”的内涵阐释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0期4-6,共3页王学进 
儿童“需要驱动的写作”教学是回到儿童言语发展需要本身重构的习作教学新形态,是以涵养学生的言语自信、丰盈学生的言语生命为已任,以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难为担当的新探索,其显著特点是从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将言语...
关键词:言语表达 言语生命 内涵阐释 教学新形态 有机融合 学生写作 儿童言语 需要驱动 
以《月迹》为例浅析叠词的妙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29期56-57,共2页张鑫燕 
2022年版课标再次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充分凸显教材中课文示范和载体效能,关注作者在言语表达时展现出来的独特、典型形式,以及蕴藏其中的表达智慧...
关键词:文质兼美 一课一得 言语表达 语文教学 叠词 语文课程 《月迹》 教学价值 
儿童需要本位的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8期9-11,共3页王学进 
儿童需要本位的习作教学是回到儿童言语发展需要本身重构的习作教学新形态,是以涵养学生的言语自信、丰盈学生的言语生命为已任,以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难为担当的新探索,其显著特点是从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将言语表达...
关键词:习作教学 言语表达 言语生命 教学新形态 有机融合 儿童言语 学生写作 心理认知规律 
巧用写作支架 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8期24-26,共3页杨允 
“支架”原意是脚手架,现在是教育学上的一个隐喻,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得到的帮助。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重叠区域。提供学习支架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从而获得发展...
关键词:学习支架 写作过程 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言语表达 脚手架 教育学 写作支架 
浅析读写结合训练的四个落点被引量:1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20期52-53,共2页汪静东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心研读文本内容,体会作者言语表达的独特巧妙之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言语规律,积累言语表达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比较重视,但大都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人品...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 教师引导 读写训练 研读文本 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训练 文本内容 
得言得法 有效复述——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4期56-57,共2页王亚飞 
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复述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这些要求以言语表达为出发点,强调复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讲述,即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构和加工,使表述的内容更为流畅、精彩。复述需要学生...
关键词:课文内容 言语表达 口头语言 复述 叙事性作品 逻辑思维能力 发挥创造性 具体生动 
注重词语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4期26-27,共2页钱红梅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成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因此,教师将教学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从重视课...
关键词:祖国语言文字 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 语言文字运用 深度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 言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 
谈语文教学中的“妙不可言”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3期70-70,共1页李志清 
就言语的作用来说,首推交际。什么是交际?就是通过言语,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而取得思想和行动的相互理解。人的很多意思都是可以通过言语来表达的,但我这么说的时候,显然也就认为有的意思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或者说言语在表达...
关键词:言语表达 相互理解 所思所想 局限性 交际 语文教学中 
诗性表达:创造独特的意趣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15期16-19,共4页余志君 
诗性表达的第一步是"掌握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第二步则是"创造独特的意趣"。创造独特意趣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替换法、逆向法、还原法。本文将就替换法、逆向法的课堂运用进行介绍。一替换法,是指在言语表达的练习中将一个事物替换成另一...
关键词:替换法 课堂运用 言语表达 逆向法 童谣 意趣 还原法 分解与组合 
言语表达与儿童的创造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15期7-11,共5页余志君 
诗性即创造,而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儿童的语言和言语的发展,是儿童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创造并不神秘,语言的学习材料和言语表达的实践,处处都有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创造也并非孤立的训练,它就在日常的语文课程中。用好联...
关键词:创造力发展 言语表达 儿童思维 学习材料 语文课程 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培养 语言和言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