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抚林

作品数:21被引量:36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乳酸菌发酵微生物血红蛋白保健功能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研究与开发》《粮食与油脂》《肉类研究》《饲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乳酸菌Lact.1、Lact.2和Lact.3在发酵碎鲜辣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食品科学》2008年第2期257-260,共4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抚林 
农业部948项目(2003-T18);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35C-09);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6QN16)
Lact.1、Lact.2和Lact.3是从自然发酵辣椒中选育出的具有广谱、高效抑菌活性和良好发酵性能的三株乳酸菌。用它们对辣椒进行发酵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三株乳酸菌用于辣椒发酵时的最佳接种量分别为1%、1%、0.5%,食盐的最佳添加量为10%...
关键词:乳酸菌 辣椒 发酵周期 亚硝酸盐 
黑茶微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6
《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杨抚林 邓放明 赵玲艳 夏岩石 
黑茶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黑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所致。就黑茶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微生物的酶促作用及其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黑茶 微生物 发酵 品质 茶多酚 
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的选育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第8期28-30,共3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细平 杨抚林 
对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出的66株乳酸菌的抑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6株乳酸菌中仅有28株对指示菌表现出抑菌活性,从这28株中选育出了三株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对这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成分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起抑菌作用的物...
关键词:乳酸菌 抑菌特性 乳酸菌素 抑菌谱 抑菌作用 广谱高效 选育 自然发酵 抑菌活性 抑菌成分 
自然发酵辣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研究被引量:17
《食品科学》2005年第10期82-86,共5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抚林 孙耿 
国家农业部948项目(2003-T-18)
本文简单介绍了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和鉴定优良乳酸菌的方法。从中选育出三株乳酸菌Lact1和Lact2,Lact3,并对这三株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ct1、Lact2和Lact3这三株乳酸菌在产酸速度、耐盐性等方面都适合用来发酵辣椒。
关键词:发酵辣椒 乳酸菌 分离与特性 
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3
《茶叶科学技术》2005年第1期4-7,共4页杨抚林 邓放明 赵玲艳 夏岩石 
本文对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的特征、生长条件、毒性、营养保健作用及发花过程中茯砖茶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砖茶 研究进展 优势菌 毒性 主要成分 综述 营养保健作用 生长条件 
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作为防腐剂在熟肉制品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第3期72-77,共6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细平 杨抚林 
本文对选育出的三株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所产细菌素的理化特性以及作为防腐剂在肉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株产细菌素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80℃15min的热处理条件下活性基本不变;能被胃蛋白酶...
关键词:细菌素 理化特性 防腐剂 熟肉制品 
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的选育被引量: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细平 杨抚林 
本文对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出的66株乳酸菌的抑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6株乳酸菌中仅有28株对指示菌表现出抑菌活性,从这28株中选育出了三株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对这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成分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起抑菌作用...
关键词:乳酸菌 抑菌特性 乳酸菌素 抑菌谱 
豆豉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被引量:10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第2期48-50,共3页夏岩石 夏延斌 杨抚林 黄群 
该文概述了豆豉的基本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物质及保健功能,并对豆豉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豆豉 保健功能 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防腐剂——乳酸菌素被引量:22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赵玲艳 邓放明 杨细平 杨抚林 
本文对乳酸菌素的研究进展、抑菌机理、分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了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乳酸菌素 生物防腐剂 抑菌机理 食品工业 研究进展 综述 
亚硝基血红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3
《肉类工业》2004年第11期27-31,共5页黄群 马美湖 于美娟 夏岩石 杨抚林 
硝酸或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发色剂 ,其残留的NO-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已经成为常识。根据Hb和Mb结构相似的特性 ,利用丰富的畜禽血液Hb资源 ,合成制取HbNO作为肉品着色剂取代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是一条有效利用途径。综述Hb的化学结构及其呈色原...
关键词:血红蛋白 NO合成 研究进展 效果比较 亚硝酸盐 人体 化学结构 发色剂 亚硝基 肉制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