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帮新

作品数:3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丹阳市第五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教学等差数列解题教学思维障碍引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数学(高中版)》《数学教学研究》《中学数学研究》《新世纪智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问题引领 自主探究 自然建构——“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和反思
《中学数学月刊》2021年第10期4-6,30,共4页孔帮新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四星级普通高中重点班,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苏教版),“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为第3章“三角恒等变换”第...
关键词:三角恒等变换 重点班 问题引领 余弦公式 授课对象 教材分析 余弦值 自主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被引量:2
《中学数学月刊》2020年第5期5-6,10,共3页孔帮新 刘新春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编号:D/2016/02/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数学情境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情境,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或环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器,是他们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所具有的意义高度依赖于情境,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意义."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 数学课堂 
类比法解决数列新问题
《新世纪智能》2019年第49期19-21,共3页孔帮新 
等比数列相比等差数列而言,似乎更“难”一些;但是,正因为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征服等比数列的新领域.—、等比特征非零从等比数列的定义看,等比数列的任意项都是非零的,而且公比q也是非零常数.这一点很容...
关键词: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任意项 类比法 非零常数 辨识度 运用类比 
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变革——以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为例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9年第7期14-16,共3页孔帮新 林伟民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简述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说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平均学习保持率(如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前四种是被动学习,后三种是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差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和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好的,...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标准方程 线性表示 焦半径 “做数学” 平面内 学生阅读 随机数表法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体验 
基于类比思维视角下的探究实践与感悟——以圆、椭圆与双曲线为例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孔帮新 林伟民 
"课标"指出"类比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科学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类比推理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类比思维,就是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或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类比思维 双曲线 感悟 实践 椭圆 创新思维 科学发展 推理训练 
以旧带新 创新创优--突破等比数列有关思维障碍
《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第4期19-21,共3页孔帮新 
等比数列相比等差数列而言,似乎更“难”一些;但是,正因为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征服等比数列的新领域.
关键词:等比数列 思维障碍 创新 等差数列 “难” 学习 类比 
关注试卷讲评课中的“滑过”现象——以一道调研测试题讲评为例被引量: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6期28-31,共4页孔帮新 林伟民 
1 “滑过”现象的解释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在公路修建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路并非修得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会促成车...
关键词:中等教育 数学 调研测试题 试题评价 
基于学习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月刊》2017年第2期20-22,共3页孔帮新 
1数学教学现象及学生心理分析 在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和余弦公式后,苏教版数学课本必修4第95页有这样一道经典例题:已知cos(α+β)=5/13,sinβ=3/5,α,β为锐角,求sinα的值.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 教学设计 学生心理分析 数学教学 余弦公式 数学课本 两角和 苏教版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变式探究及教学思考被引量:3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6年第12期53-56,共4页孔帮新 
针对一道经典解析几何题,通过改变条件、结论等,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并推广、引申出一般性结论,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最后结合案例给出教学思考.
关键词:变式探究 推广引申 揭示本质 递进式变式 
例谈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被引量:2
《数学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25-29,共5页孔帮新 
"问题表征是指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结构,构建自己问题空间的过程,也是将外部的物理刺激转变为内部心理符号的过程".数学问题表征能力就是指能够准确表征数学问题的程度,这种表征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
关键词:表征能力 数学问题 教学策略 内部心理 数学教学 问题表征 发展水平 思维过程 解题教学 语言表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