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祥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情境问题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数学之友》《中小学数学(高中版)》《数学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指向深度理解的问题链教学设计研究被引量:5
《数学通报》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朱晓祥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2/21)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姑苏教育人才”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型认知范式构建和实践探索”(项目编号:RCZZ202213)的阶段性成果。
1问题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同时,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
关键词:数学基础知识 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 问题链教学 深度理解 启发学生 
苏教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平面向量章节的比较与思考
《数学之友》2023年第24期2-4,共3页朱晓祥 
本文对照课标要求,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平面向量内容的章节地位、章节内容设置、知识处理方式等的比较,提出概念引入情境化、运算体系几何化、知识应用体系化等教学思考.
关键词:苏教版 人教A版 平面向量 章节比较 
从教材到高考 实现高三复习的有效提升被引量:2
《数学通报》2023年第7期29-33,共5页朱晓祥 李刚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2/21)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姑苏教育人才”项目“基于‘自研·共习·自求’的中学数学教师协同发展路径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RCZZ202209)的阶段性成果。
1问题提出高三复习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备课中不重视回归教材及课程标准,按照复习资料里的内容进行备课,学生通过不停的刷题来努力提高成绩.诚然,复习资料可以减轻教师选题的工作量,但是,在复习中,仅仅通过讲题及做题是否...
关键词:复习资料 高三复习 知识梳理 学生核心素养 回归教材 有效教学 网络建构 解题技巧 
基于“导问”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江苏教育》2022年第67期11-14,共4页朱晓祥 
新高考命题聚焦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导问,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深层次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自主建构概念的...
关键词:导问 创新思维 科学思维 批判思维 
用好数学探究内容 提升数学探究意识——以“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的数学探究活动为例被引量:1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2年第7期51-54,共4页朱晓祥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2/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在教学中开设数学探究活动,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数学学习中.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不同知识建立联系,展开联想,实施探究.在人教A版高中数...
关键词:数学探究活动 章节内容 高中数学教材 探究意识 向量法 数学建模 融会贯通 活动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深度教学例析——以“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学片断为例被引量:2
《数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李刚 朱晓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深度教学及深度学习是教与学一致性与相容性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椭圆的几何性质"相关教学片断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 椭圆几何性质 
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中学数学月刊》2016年第6期20-22,共3页朱晓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内容是: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生生互动 学习过程 三维教学目标 认知心理学 质疑意识 变式 解题能力 小组讨论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山西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4期44-45,共2页朱晓祥 
“提问”一般的含义是指“指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目前,教师考虑较多的也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提问”,而如何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却涉及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这种只重视解决问题而忽视提出问题能...
关键词:学生提问能力 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数学品质 创造力 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