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章

作品数:2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睢宁县南门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方式赏读阅读文本椅子父爱如山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学子(理论版)》《初中生世界(九年级)》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题”导读,深化理解——《曹刿论战》之标题研读
《青年教师》2017年第12期4-5,共2页王俊章 
抓住标题,引领学生深入研读内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师专注于内容的分析与品味,忽略了标题的作用,十分可惜。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换题、评题、拟题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由“题”入“文”,
关键词:《曹刿论战》 标题 研读 导读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 “文” 
公开课上学生“虚伪答题”现象溯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年第7期40-41,共2页王俊章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虚伪答题的责任在于老师。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一方面要自觉地把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设计问题、审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寻求最佳教学方式。教学的困...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方式 虚伪答题 学生角度 
睹物涌情思 回眸闪泪光——作文“感情深入,发人深思”升格训练示例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7年第4期13-17,共5页王俊章 
升格支点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如果离开感情,文章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打动自己,更不用说感动读者了。因此,本次升格训练的重点是“感情深入,发人深思”。
关键词:感情 升格 训练 作文 情思 
古诗词阅读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6年第7期44-57,共14页王俊章 
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古诗词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考查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查的范围、题型、题量等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古诗词阅读在中考语文中所占分值不多,但复习时不可掉以轻心,依然要有的放...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 中考语文 考查内容 阅读水平 连贯性 稳定性 题量 分值 
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初中语文“三自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青年教师》2015年第5期10-11,共2页王俊章 
一、提出背景 新课程实施多年,洋思、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学模式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无不激励着我自觉学习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然而,照搬已有教学模式,常有东施效颦之感,教学效果不佳。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法 教学模式 新课程实施 杜郎口中学 课程理念 
文言文阅读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5年第5期59-73,共15页王俊章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文言文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浅易文言文 古诗文 古代诗词 文言虚词 欣赏品位 词语解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文 送东阳马生序 
如何让语言更流畅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王俊章 
【考场作文】温暖的表情顾家宁回眸记忆,最深处的是那个最温暖的笑意。那是生死斩不断的羁绊,是时间冲不淡的痕迹。那抹笑意,那抹温暖,亘古不变。(语言优美,扣住文题,但"表情"二字没有出现。)转动时间的轮盘,回到多年以前。那时候的...
关键词:语言 流畅 考场作文 温暖 表情 时间 文题 比喻 
“得”的多元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4年第9期30-31,共2页王俊章 
"一课一得"的"得",包含知识是必须的,但"得"又必须是多元的。"得"的多元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应关注"得"的知识,也应关注方法、思维、能力、审美、思想等。教师唯有正确而全面地把握"得",才能抓住...
关键词:一课一得 多元性 有效性 
文本初读:时效和实效一个都不能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4年第5期31-32,共2页王俊章 
授课伊始,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初读文本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本的内容,而且是后续教学环节中品读语言、提升情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保障。
关键词:阅读文本 时效 引导学生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授课 品读 
《记承天寺夜游》解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4年第3期73-74,共2页王俊章 
[图解]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成的。文章叙事简洁,起笔扣题,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交代了与张怀民月夜在承天寺漫步之事。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 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