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三学教学设计学法习题课乘法公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初中数学教与学》《数学学习与研究》《生活教育》《福建中学数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三学”视角下类比思想的教学应用——以几个教学片断为例
《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第5期21-24,共4页包丽 
"三学"课堂是指"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课堂,在笔者学校推广多年,实践教学效果明显.类比思想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数学思想,在概念课、习题课等课型中都有广泛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类比思想,有助于"三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课 学程 学法 类比思想 教学应用 三学 习题课 
“三学”视角下的习题课教学实践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9年第11期38-39,共2页包丽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特色鲜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著名教学方式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促成学生学力提升,最...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 四边形 平分线 AEF 再建构 
基于小初衔接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以“分式”为例被引量:2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8年第7期44-45,共2页包丽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小初衔接的初中数学教材整合的研究
本节课的设计是在充分研究了小学教材“分数”及初中教材“分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的运算等内容,而分式的内容有与之类似之处,由具体的数抽象到一般的式.针对...
关键词:分式 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 衔接 小学阶段 初中教材 小学教材 
“学法三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为例被引量:4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年第6X期26-28,共3页包丽 
'三学'是指'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精髓.而'学法三结合'是指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形式,使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最终提高学生学力.笔者以'平...
关键词:平方差公式 几何意义 乘法公式 课堂教学 三结合 教学设计 
“三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以《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被引量:1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年第9X期20-22,共3页包丽 
'三学'是指'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本文以《三角形(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解析'三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一、教材分析三角形是一种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是在小学知识...
关键词:等腰三角形 分类方法 三边关系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践 
自学——议论——引导——《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8X期17-19,共3页包丽 
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围绕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点展开,要完成定义的介绍、概念生成过程的展现、应用意识的培养等.从知识点难易程度来讲,这一节内容难易适中,而从培养学生能力角...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课 教材分析 教学实录 应用意识 环节设计 和差问题 加减消元法 解方程组 传统 
巧用“引入” 提高课堂效率
《生活教育》2011年第8X期51-51,共1页包丽 
如果教师能精心准备课堂引入,并注意遵循"课堂引入"的几个原则,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结合具体课例,从课堂引入的方法及原则入手,简单谈谈如何巧用"引入"。一、引入要具有灵活性新人教版教材比较注重联系实际。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课例 第一课 平面直角坐标系 自主建构 教学内容 知识迁移 数量关系 圆心距 人法 
消除“硬伤”,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12期113-113,共1页包丽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消除"硬伤"这个角度列举几类常见的"硬伤"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效课堂 “硬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