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霞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数学阅读加减消元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教育》《数学教学通讯》《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数学美” 渗透五育融合——以“黄金分割数”教学实践为例
《福建中学数学》2024年第11期3-7,共5页黄丽娟 黄玉霞 
1教学立意数学美育又被称为“数学美学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数学审美为目标的教育.数学美作为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是数学学科美育的立足点,数学学科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将美育元素在课堂上渗透,引...
关键词:美育教育 教学立意 五育 欣赏美 数学美学 黄金分割数 育人价值 数学学科 
抓住基准点,找准触发点,培植发散点——关于福建省2020年和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中“共线点”“共点线”的思考
《数学教学通讯》2024年第14期12-15,19,共5页陈纪韦华 黄玉霞 
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数学阅读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研究”(Fjxczx22-131).
文章针对福建省中考中的两道试题进行剖析,抓住素养培育的基准点,继而挖掘同类型试题的特征,找准思维的触发点,探索思路,形成方法体系,并基于逻辑推理,培植发散点,促进学生形成几何推理的思路、方法,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推理能力 核心素养 试题解法 提出新问题 
把握好高质量全学科阅读的六个原则被引量:1
《福建教育》2024年第20期8-12,共5页陈国文 林高明 郑少颖 黄玉霞 郑桂珊 
2021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全学科阅读市域推进模式的实践探究”(项目编号JSZJ21141,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成果。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教育界对高质量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文章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通过六个原则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全学科阅读,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加强跨学科融合学...
关键词:全学科阅读 高质量 原则 
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落实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黄玉霞 刘祖希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编号:KCA2023117);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基于数学阅读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研究”(编号:Fjxczx22-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数学教学内容,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数学阅读的促进策略包括营造外部环境、激发内部驱动、提供方法指导等。外...
关键词:数学阅读 数学教学 解题阅读 教材阅读 课外阅读 
读概念·思学生·达素养——以北师大版《平方根》概念教学思考为例被引量:1
《福建中学数学》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何萍 黄玉霞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数学阅读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研究”(编号Fjxczx22-131)的研究成果。
1教学选题背景《平方根》的传统教学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分割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切入,由勾股定理得对角线长为■,引导学生发现“新”数,引入算术平方根继而拓展到平方根.整个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课堂,在教师的逐步引...
关键词:等腰直角三角形 算术平方根 思维碰撞 主动思考 勾股定理 概念教学 教学思考 北师大版 
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为例被引量:1
《数学教学通讯》2023年第32期22-24,共3页周美兰 黄玉霞 
莆田市阅读专项课题2022年度立项课题“中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PTJYKT22348)。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是专家和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教师在深度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结构化整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基...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基本路径 
以“学为中心”践行新课程理念——以“巧用中点,妙构全等”教学为例
《福建教育》2023年第33期48-51,共4页陈双宝 黄玉霞 
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数学阅读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2-131)的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强调通过设置预学、猜想、尝试、讨论、分享、反思、总结等学生自主探究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思考中受挫、受挫中思考、思考中获得经验和成长的过程。文章...
关键词:读促学 学促思 思促达 自然生长 
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做中学"沉浸式学习——以"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教学为例被引量:1
《福建教育》2023年第28期40-42,共3页周美兰 黄玉霞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课题"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建构"(批准号:KCA2023117)的成果。
"做中学"沉浸式学习以实验为载体,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在思考与分享中提高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实验是典型的"做中学"沉浸式学习,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建立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知,通过理性思辨研析问...
关键词:做中学 沉浸式学习 数学实验 数学表达能力 
聚焦"读思达"实现"学为中心"——以《丰富多彩的正方形》教学为例
《福建中学数学》2023年第6期3-6,共4页周美兰 黄玉霞 
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初中数学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MJYKT2021-166)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
关键词:核心素养 思考能力 以学为主 知识本位 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学为中心 直观想象 
数学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读思达”课堂模式--以“加减消元法”的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4
《数学教学通讯》2023年第11期18-20,共3页黄丽娟 黄玉霞 
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初中数学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MJYKT2021-16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数学不仅是运用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双减”背景下,怎样在课堂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素养呢?文章对此做了...
关键词:数学文化 加减 消元法 解方程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