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作品数:42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敬全田旭东严冬至张佳佳张忠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语文平面向量高考高中数学相互作用更多>>
发文期刊:《数学教学研究》《中学物理》《高中数学教与学》《数学之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被引量:2
《教师》2015年第34期79-79,共1页严冬至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阅读教学常常忽略阅读的本质,表现为分析教学、肢解教学和表演教学,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受,课堂常被专制化、共性化的理念和行为所统治。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阅读模式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4年第22期72-72,共1页严冬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在当前的...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模式 
浅析一道竞赛集训队试题的源与流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年第4期96-96,F0003,共2页王敬全 
笔者在竞赛辅导中遇到如下一道赛题:题目 (2007年美国国家集训队试题)设a,b,c≥0,1/1+a2+1/1+b2+1/1+c2=2,求证:ab+bc+ca≤3/2.本文就该试题的来源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同时给出该题的“源”在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的一些...
关键词:国家集训队 竞赛辅导 试题 源与流 2007年 抛砖引玉 赛题 数学 
必修1《集合》模块的个性解读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5期12-12,共1页尤春玲 
一、学习集合模块的意义 集合语言是近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数学对象.高中数学将集合是作为一种描述和表达问题的一种语言来学习的.让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语言...
关键词:《集合》 个性解读 模块 集合语言 数学对象 高中数学 近代数学 运用语言 
圆锥曲线易错题案例剖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4期18-18,共1页樊正红 
让学生做题既对又快是每位数学教师的一个梦想,然而事实却让老师们深感遗憾.学生对某些数学题目做了又做,结果还是做错厂.如此拼命地解题,为什么教学效果还是不佳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做错的题大部分为数学中的“易错题”....
关键词:易错题 案例剖析 圆锥曲线 数学教师 教学效果 范例教学 学生 数学题 
浅谈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3期25-25,共1页刘冰 
一、中心对称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网形(Centralsymmetry figure),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旋转180°后重合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关键词:平面解析几何 中心对称 轴对称 对称中心 旋转 图形 重合 
例谈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问题的处理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3期28-28,共1页王敬全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高中数学新增内容,但在高考试卷的考查问题中属于易做题,为此把握其题型特点显得有为重要,下面举例说明:
关键词:极坐标 方程问题 高中数学 参数方程 高考试卷 题型特点 举例说明 
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法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2期35-35,共1页贡林俊 
数学中恒成立问题,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恒...
关键词:恒成立问题 一般解法 一次函数 综合解题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 二次函数 数形结合 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年第2期36-36,共1页樊正红 
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这一模块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常见有代数法和几何法.代数法是从“数”的角度解决问题、几何法从“形”的角度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面简述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集...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应用 解题 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 相得益彰 关系问题 代数法 
数学活动实践探究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3年第1期122-122,共1页贡林俊 
一、活动的背景 高中阶段江苏省全面实施新课标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今年我校担任高一数学课的教师全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改。开学前经过全市的“新课程培训”,我们教师对新课标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回来后,也努力的从观念上、形式上靠...
关键词:实践探究 数学活动 函数单调性 教学设计 课堂气氛 教研活动 高一数学 新课程培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