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三册

作品数:125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陶雪鹤张冬梅殷国伟杨久敏张玉德更多>>
相关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河北省乐亭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中的几种题型解法
《试题与研究》2019年第34期33-33,共1页廖永英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中,没有哪一个例题或者新授课是专题讲解解决问题的,但是在巩固练习或者复习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这些题目对于学生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题型 除法 数学 乘法 
优质观摩课《认识线段》解析
《教育》2018年第12期85-85,共1页张玲玲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认识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加上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并为以后认识射线、直线埋下铺垫。本课除了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更...
关键词:《认识线段》 观摩课 解析 数学第三册 生活经验 实际操作 思维能力 想象力 
《长颈鹿与小鸟》课堂实例与反思
《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第8期75-75,共1页郑璐 
《长颈鹿与小鸟》是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这堂课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在已知多个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与问题有关的条件。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长颈鹿 反思 实例 课堂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第三册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与反思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年第5期77-78,共2页陈卫仙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10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活动,学会看米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探索用厘米作单位...
关键词: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 反思 数学学习 数学第三册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学生 
学生做“顶点”让《角的初步认识》变难为易
《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石颖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继长、正方形的认识后认识的另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在此之后,有关“角”的教学内容还出现在第七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除了这两次独立出现的认知单元,“...
关键词:《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 顶点 几何图形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数学第三册 人教版教材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乃教改精华之所在——以苏教版数学第三册《观察物体》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年第11期43-43,共1页陈瑶 
《观察物体》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贯彻新课程理念中"尊重学生...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观察物体》 数学第三册 尊重 苏教版 精华 教改 自主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现代教学》2013年第11期45-45,共1页万珣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是上海二期课改小学数学第三册几何小实验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已经接触过不少表面是方形的物体,但那只是从生活现象的角度来观察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学会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在二...
关键词:引导学生 数学第三册 正方形 长方形 教学 二期课改 日常生活 生活现象 
走进“主题图”的乐园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3年第5期52-52,共1页陈声文 
主题图顾名思义是所授知识点的“主题”所在,是将无形的数学模型渗透在现实的生活中,它可分为“单元主题图”和“课时主题图”。如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六章“时、分、秒”。首先出现了“我们赢了”这幅单元主题图,然后分别摘取图中...
关键词:“主题图” 乐园 数学第三册 数学模型 北师大版 导入新课 教学素材 知识点 
《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年第8期58-59,共2页李莉 孙凤霞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东南西北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数学第三册 实验教材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镜面对称”教学案例与反思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年第6期42-43,共2页黄杨菊 
“镜面对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三课时,是前一课对称图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本案例讲的是应用镜面对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镜面对称现象的一节练习课,教材在《课堂作业本》中(第41页)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关键词:对称图形 教学案例 “观察物体” 数学第三册 人教版 练习课 练习题 作业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