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弦

作品数:277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世林王荣峰吴秀皊李建泉汪玉生更多>>
相关机构:肥西中学鸡西市第一中学巴东一中江苏省怀仁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数学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2016年第2期21-23,共3页苏艺伟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不仅表现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地思考,用思考换计算,从而简捷地解决问题,还表现在能够摒弃传统的就题解题,对题目的条件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能够推广试题的结论,能够对试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以...
关键词:解题过程 公共弦 椭圆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系 恒成立 程相 公共点 思辨能力 距离公式 中定 
用球的三心面解密一组连考题
《中学数学教学》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韩天禧 
1球的三心面及其性质1.1球的三心面球O被两相交平面所截,其截面分别为圆M与圆N,过球心O及两截面圆心M、N的平面OMN,简称三心面.2.2三心面的空间几何性质球的三心面其实就是球的一个特殊的大圆面,由球的截面性质可知:它是两截面的公垂面...
关键词:考题 解密 几何性质 截面 公共弦 平面 垂面 球心 
浅谈平几教学中一题多图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1999年第S1期144-145,共2页侯贵和 
对于某些几何题来说,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可能不止一种,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一题多图问题.解(证)这类问题时,若忽略了对各种图形可能性的分析和讨论,就会造成解答不完整或论证不严密。
关键词:题设条件 图问题 等腰三角形 教学中 几何题 公共弦 九年义务教育 四边形 对称性 分析和讨论 
拓变图形 启迪思维
《中学数学教学》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卫德彬 
课本中的几何图形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但这些图形并不能以一概全.若能对课本中的例(习)题图形进行部分或整体的拓变,会得出各种不同的变式图形,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是非常有利的,有助于学活数学.下面举例说明这一事实.
关键词:变式图形 各种图形 公共弦 图形变化 几何题 正方形 学生思维 举例说明 分析思考 图形问题 
平面几何中常见的漏解错误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1998年第1期37-38,共2页吴生根 
有些几何题,尤其是未给出图形的几何题.经常出现结论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情形,往往会发生漏解错误.现举数例如下.例1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顶角的度数.
关键词:错误分析 平面几何 漏解 黄金分割 几何题 思维定势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腰三角 公共弦 
一个著名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中学数学教学》1996年第4期9-9,共1页朱结根 
公元七世纪,印度数学家布拉·马葛朴塔(Bfahmagupta)提出了:命题: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过对角线的交点而垂直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对边。现将命题作如下推广:
关键词:圆内接四边形 对角线交点 公元七世纪 印度数学 平行四边形 凸四边形 公共弦 安徽太湖县 奥林匹克 推广及应用 
解题教学中四步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1995年第S1期52-54,共3页邱庆民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师教学的中心任务。如何培养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做数学题如果按以下四步进行思考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甚至可以从几种解法中获得最优的解法。这四步是: (1)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各...
关键词:解题教学 基本不等式 两点间距离公式 切线方程 教学实践 圆的切线 解题能力 证法 已知未知 公共弦 
错在哪里
《中学数学教学》1995年第1期47-48,共2页赵春祥 黄关汉 王业文 王兴泉 曹兵 蒋良银 王成云 蒋家明 朱兆贵 
本刊曾多次刊登错题,希望引起拟题的老师们注意.但这方面的稿件,仍不断寄来,并且遍及中学数学各科.致错原因主要是只顾计算(有时显得方法很巧),忽略计算对象是否存在.这里再选登其中部分,盼拟题老师们引以为戒.
关键词:公共弦 方程的判别式 三角形 中学数学 命题的条件 致错原因 正立方体 湖南黔阳 前N项和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一类几何问题的巧妙解法被引量:1
《中学数学教学》1995年第1期23-24,共2页毛晓峰 
动与静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在求解几何中的某些问题时,若将运动中的任意时刻视为瞬时的静止状态,或把某种形式的运动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运动,因题制宜地进行动与静的相互转化,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得到巧...
关键词:几何问题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公共弦 直角坐标系 坐标原点 相对性原理 等腰直角三角形 动与静 相互转化 
一道多结论的几何题
《中学数学教学》1993年第4期28-29,共2页许六林 
一题多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和训练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课本中一道习题在不增加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二十种结论,并给出了简单的证明。初中几何第一册第153页第10题是:
关键词:训练技能 切割线定理 中学数学教学 外接圆半径 公共弦 石占 可证 共圆 气月 占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