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光

作品数:22被引量:3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小学生教研员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教育》《中小学德育》《福建教育(德育)(F版)》《中国德育》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科实践性作业评价的关键:内容要素、水平层次被引量:2
《福建教育》2021年第12期34-37,共4页高本光 郑云清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DEA160370。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小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培养和法治素养的提升。但是,学科教师对学科实践性作业有许多误解和质疑,尤其是学科实践性作业的评价问题。从学理上厘清小学道德与法治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实践性作业 评价设计 内容要素 水平层次 
学理分析:让革命文化学习深度发生被引量:1
《福建教育》2020年第39期37-40,63,共5页高本光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文化教育也是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有集中体现。革命文化主题的教材内容离儿童生活较远,历来是教学难点,现实中“上成历史课...
关键词:历史课 德育意义 儿童经验 《道德与法治》 学理分析 教学沙龙 五年级 教学难点 
小学生法治思维的衡量标准、现状分析及其培育被引量:1
《福建教育》2019年第47期46-47,64,共3页高本光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2016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DEA160370
本文基于2018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监测报告》,就小学生法治思维的衡量标准、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小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主渠道进行探讨。一、小学生法治思维的衡量标准学术界对法治思维的内涵...
关键词:法治思维 监测报告 法律逻辑 法治理念 小学生 衡量标准 义务教育 现状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探讨被引量:5
《中小学德育》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高本光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60370)阶段成果
在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常态化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既要体现学科共性,更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即内化于小学道德与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师专业素养 评价素养 
小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福建教育》2018年第35期45-47,共3页高本光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XB16-180
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研究成果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之前发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厘定和模型建构》一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
关键词:社会认知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 培养策略 学科教学 关键能力 研究成果 模型建构 
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及实践要素探析
《福建教育》2017年第52期44-46,共3页高本光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60370)的阶段成果
2017年5月25日,备受关注的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举行。本次监测的科目是科学和德育。25日下午,先是进行80分钟的学生德育测试(包括小学德育),后是进行40分钟的学生德育相关因素问卷填答。这是2015年4月15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德育 质量监测 实践 价值 义务教育 国家 学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要求被引量:16
《福建教育》2016年第39期49-50,58,共3页高本光 
根据教育部教材使用要求,自201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学科使用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关键词:法治 道德 小学 《品德与生活》 教学 《思想品德》 教材使用 义务教育 
刍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福建教育》2016年第30期89-91,共3页高本光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把"问题解决学习"写入教学建议中,作为《品德与社会》问题教学法的一个主要方面——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教学的前奏与起点,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问题解决 教学建议 品德与社会 学习过程 教材分析 知识内化 练习课 课型 
“基于儿童发展”的教学主张建构——以小学阶段品德课程为例
《福建教育》2016年第27期35-37,共3页高本光 
2014~2015年,我刊陆续刊发了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小学品德学科四位名师的教学主张相关论文。其中无论是"融情活动化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与"生活品德"的践行,还是"快乐品德"与"儿童品德"的提炼,均可见,关照儿童是几位名师共同的...
关键词:教学主张 品德课程 儿童发展 教学研究室 学科负责人 培养工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本光 活动化 
摭谈《品德与社会》开放题的设计——第四代评估理论的启示
《福建教育》2016年第4期92-95,共4页高本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不仅要获得有关内容的陈述性知识,还要获得程序性知识,而且后者的获得与否,对于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回忆、再认等低级形式的学习内容,使用标准化测验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批判...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摭谈 评估理论 问题解决 学习水平 陈述性知识 标准化测验 认知心理学 问题背景 社会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