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永

作品数:2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内容数学活动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难点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数学(小学版)》《辽宁教育》《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福建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概念”视角下的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被引量: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上半月)》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罗德永 刘桂英 
龙岩市2023年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KYGH23-046,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大单元教学的目的就是使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以促进学生思维向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发展,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应以“大观点”厘定目标,指向核心素养;以“大结构”整合内容,促进单元建构;以“大问题”引...
关键词:核心素养 讲授式教学 结构化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数学 整合内容 内在逻辑联系 知识系统化 
具身实践赋予量感生长的力量
《小学数学教育》2023年第19期22-23,共2页巫应新 罗德永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主要表现为知道事物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为了便于比较事物的大小必须统一度量单位,度量的本质是可测量物体里面包含度量单位的个数。对事物大小关系的...
关键词:直观感知 度量单位 真实情境 量感 同一属性 度量误差 辩证看待 
以“核心问题”为驱动 让“先学后教”更精彩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5-8,共4页丘文君 罗德永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动力。这里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源自生本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本质、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核心问题”,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基于“核心问题”展开的“先学后...
关键词: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有效探究 主动探究 学习思维 引领学生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1年第9期31-33,共3页丘文君 罗德永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能从乘法意义上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会用字母式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建模过程,体会比较、分析、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研究运算问题...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 情境感知 建模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锤炼学校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要突出“四要”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年第3期50-51,共2页高瑞兰 罗德永 
教研人员是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管理的研究者和当家人,是学科教研常规活动的组织者,是推进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领军人。当前,有些学校的教研流于形式,往往是由于教研人员专业素养能力不高导致的,如缺乏理论学习、缺乏整体协作能...
关键词:锤炼 教研人员 专业素养 
《探究“回文算式”的秘密》教学实录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9年第4期39-40,共2页罗德永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回文算式'隐藏的秘密,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十位上数字的积等于个位上数字的积,这样的'回文算式'结果相等。2.经历猜测、验证、推理发现规律...
关键词:数学活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说明被引量:2
《小学数学教育》2019年第1期78-79,共2页丘文君 黄毕年 罗德永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根据乘法的意义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建模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能从乘法的...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计 抽象概括能力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快乐”溢满数学课堂
《考试周刊》2018年第59期84-84,共1页罗德永 
课堂是一个要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展现生命活力的"快乐场所",构建快乐的数学课堂,需要创设现实情境,提供有效活动,优化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快乐"溢满数学课堂,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学中“乐” 思中“乐” 用中“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8年第5期44-45,共2页罗德永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的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与分数的意义。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观察、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 教学内容 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与评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邱彧华 罗德永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0—103页的内容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活动 二年级下册 生活情境 教学目标 质量单位 质量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