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革

作品数:40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实录单元教学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录年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小学教学(数学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教育科学论坛》《中小学教材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确定包装盒的尺寸”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2025年第1期108-109,132,共3页李璐(执教) 刘延革(评析) 张鹏宇(评析) 
教学内容: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6~27页。课前思考:1.主题活动的问题缘起。美术课有“易碎品包装”的内容,旨在给包装盒进行美化设计。美术课后,一位学生带着课上的困惑来请教数学教师:“这个易碎品包装盒到底该...
关键词:美术课 义务教育 五年级 教学实录 美化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 包装盒 
基于关系的发现和表达,发展数学关键能力——“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10期38-40,共3页冯林(执教) 刘延革(指导)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关键数学能力的实践探索”(立项号:CDDB2020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学习“比”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倍”“分数”,经历了共性化的认知路径“识别对象—确定标准—寻找关系—表达关系—应用关系”,积累了“比较”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倍数关系的结构。因此,在“比的认识”学习中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比较经...
关键词:倍数关系 比的认识 数学关键能力 共性化 认知路径 表征方式 识别对象 教学设计与实践 
从“差”到“倍”,在比较中发展数学眼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10期34-37,共4页冯林(执教) 刘延革(指导)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关键数学能力的实践探索”(立项号:CDDB2020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倍”是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认识的开始,是数量比走向份数比的起点。学生在一年级比差关系的学习中经历了“识别对象—确定标准—寻找关系—表达关系—应用关系”的过程,积累了比较的经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学生借助生...
关键词:倍数关系 数学眼光 倍的认识 认知路径 识别对象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两个环节 三年级上册 
体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思考——以“比”及其相关内容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10期29-33,共5页刘延革 冯林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关键数学能力的实践探索”(立项号:CDDB2020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比”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核心概念,很多概念与它都有关联,比如“比差”“比倍”“比快慢”“分数”“比”,这些概念的核心聚焦“关系”,基于“比较”实现认知路径的贯通性,具体包括“识别比较对象、确定比较标准、寻找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本质 学习进阶 小学数学课程 课程内容结构 认知路径 教学思考 贯通性 
基于经验的迁移,从简单走向深刻——“分数除法的再认识”教学及设计意图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刘延革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上均有显著变化,突出立德树人,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素养导向需要围绕核心概念进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体现“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学科本质的一致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关键词:分数除法 核心素养 学科本质 立德树人 课程理念 已有经验 迁移学习 计算教学 
“小数乘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2024年第5期67-69,共3页张爱萌(执教) 刘延革(评析) 李文会(评析) 
教学内容: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借助多种算法、多种表征,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道理,初步形成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小数乘法的过程中沟通多...
关键词:小数乘法 义务教育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算方法 问题的情境 多种算法 
聚焦度量本质 积累测量经验——“认识厘米和米”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9期4-7,共4页刘延革 张艳 逯娜 
北京市小学数学研究团队提出“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路径(第一版本),实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站位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依据该路径在图形与几何领域选择了“认识厘米和米”单元,从大概念确定单元具体概念、根据学生先...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大概念 单元教学 
由“量”到“算”,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面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9期8-11,20,共5页吕志新 吴晓超 何磊 刘延革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CDDB202014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指向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DB2020288)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依据北京小学数学研究团队研发的“单元教学路径”(第二版本)对“面积”单元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按照“单元学习主题及具体概念→单元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结果表现→关键问题→学习任务序列→课时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的路径进行了分...
关键词: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面积度量 教学评估 
形成度量结构 发展量感与应用意识——“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刘东旭 晁倍倍 王颖 刘延革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CDDB2020140)研究成果。
文章围绕“发展学生量感”的素养目标,运用北京小学数学研究团队开发的“单元教学路径”(第二版本),对“角的度量”单元进行了整体设计。本单元的设计重点体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一方面体现聚焦度量本质的一致性(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 度量结构 
借助度量结构 促进迁移式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高向辉 张艳 刁善玉思佳 刘延革(指导)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CDDB2020140)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学习为例,以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团队开发的“单元教学路径”(第二版本)为依据,进行了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从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和度量方法等方面分析度量本质的一致性,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度量结构 自主迁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