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甫

作品数:1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赣榆县教育局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习作教学学生作文《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国学课堂教学“五要”被引量:1
《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2期15-17,共3页朱红甫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兴起,《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以其古老而又年轻的姿态走进了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理解能力不强,课堂往往举步维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语文 国学热 《弟子规》 《三字经》 国学经典 阅读文本 风行水上 语言美 承天寺 
阅读教学应有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0年第11期5-7,共3页朱红甫 
我们常说:"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应该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幅意境悠远的画。"但是,由于长时间过多关注课堂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使得教学失去了本真、本色、本味。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课 意味隽永 词语教学 意境悠远 思维训练 理解词语 课文内容 读写结合 教学效果 
《识字7》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朱红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丰,幸”、“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识字 教学目标 词语 生字 偏旁 熟读 看图 
兼采众长,锻铸辉煌——xxyw204团队赛程回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5期62-64,共3页朱红甫 
2009年10月25日下午,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在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缓缓落下帷幕。我们xxyw204团队(xxyw204是团队的竞赛编号,意指小学语文组204团队)这个“完美组合”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同...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技术创新 高级中学 活动网络 中小学 教研 语文 
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9年第12期8-9,共2页朱红甫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就会窥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比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作秀的成分多了,...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 推广使用 形式主义 新教材 成分 
习作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精彩——评《我的名字》课外作文指导被引量:2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9年第10期61-62,共2页朱红甫 
前不久,观摩了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课外作文《我的名字》的指导课,整节课似一条涓涓流淌的溪流,欢快而又清澈,明丽而又俊秀。徜徉其间,我们流连忘返,不禁由衷地感叹:习作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精彩。
关键词:《我的名字》 习作教学 课外作文 作文指导 青年教师 指导课 观摩 
情,语文教学永远的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9年第6期21-22,共2页朱红甫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因而,情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永远不变的根。语文课堂应该把情感作为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努力使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情感朗读,带着情感进行语言训练,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 语言训练 “言” “情” 学生 教师 
谈如何让学生笔下生情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65-66,共2页朱红甫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笔下生情呢?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作文时,只有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吐真言,抒真情,才会打动读者,...
关键词:学生作文 读者 文章 情感 
平实的交流 非凡的智慧——解读名师“热课”的艺术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9年第5期40-42,共3页朱红甫 
“热课”即课前交流,它是名师异地授课的产物。精彩的热课是使学生的情绪产生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常常可以欣喜地看到,名师在课前通过简短而平实的交流,便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调动...
关键词:名师 交流 艺术 平实 解读 智慧 课堂学习 学习行为 
寻求语文课堂的“静”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年第2期13-13,共1页朱红甫 
人教社崔峦先生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切忌“把语文都讲肿了”。可见,语文课堂既是一个师生、生生、生本心灵对接、合作交流、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貌静而实动的思...
关键词:语文课堂 “静”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合作交流 个性发展 思维训练 高年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