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论

作品数:105被引量:2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健汪潮吴奋奋钟启泉张晨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尔“4R”理论视域下高中阅读教学探讨
《林区教学》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邱青云 
在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基于后现代课程论反观和审视我国高中阅读教学现状,为规避阅读教学中的“现代性”等反噬,以多尔“4R”理论——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依据,把握阅读教学命脉走势,聚焦教学目标的生成性,选择...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论 多尔“4R”理论 阅读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课程论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反思被引量:2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年第5期36-46,共11页刘莹 王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新疆农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XJEDU2021SY021)。
我国课程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基础、学科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理论建设需要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创建中国特色现代课程论学科体系。课程本质规定着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取向,是课程论研...
关键词:课程本质 课程实践 课程学术话语 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与编制路径——基于泰勒原理与后现代课程理论融合视角被引量:5
《科教文汇》2022年第7期45-48,共4页韦娜 王懿明 
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批准号:2020XJGA19);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21SZ021)。
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促进教育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上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的体力劳动被淡化,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高校的劳动教育相对薄弱,尚未设置系统化课程,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待补...
关键词:泰勒原理 后现代课程论 劳动教育 实践课程 
影响学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1年第7期48-48,共1页杨鸣 
《现代课程论》中明确指出:学力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主体的内部所形成的能力。一、学生学力发展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关键词:现代课程论 学力 培养能力 教师教学方式 学习主体 积极互动 量的积累 教学过程中 
基于现代课程论的外语类学术工作坊模式研究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1年第3期75-81,共7页张锦龙 王雪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外语生态化网络教学空间建构”(C17113);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全球胜任力视域下上海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规划研究”(2019BYY017);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上外人才培养研究”(2017114003)的阶段性成果。
工作坊是提高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先借鉴现代课程论内涵因素尝试建立现代工作坊模式,然后通过对上海市某重点高校外语类教师工作坊跟踪调查和特色分析,反思修正该模式,最终尝试构建外语类学术工作坊模式,...
关键词:学术工作坊 现代课程论 模式 科研能力 学术能力 
学校文化是隐形课程
《江苏教育》2021年第28期1-1,共1页张剑澜 
“课程”(curriculum)的概念源于拉丁语“curere”,意思是“赛跑的跑道”或“要遵循的路线”。从词源来看,课程被视为“一个学习安排”或“一个学习的计划”,或“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计划和指导所有学生进行的学习”。其结构通常概括...
关键词:隐形课程 泰勒原理 多尔 回归性 学习材料 后现代课程论 严密性 课程开发范式 
富有中国气派的课程理论之典范--“陈侠原理”的方法论特征与现实意义被引量:5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年第6期96-107,共12页杨四耕 
陈侠先生是我国现代课程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所提出的课程理论可以统称为“陈侠原理”。“陈侠原理”包含三个层次、两个维度:三个层次即课程编订的理论基础、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课程研制的过程分析;两个维度即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
关键词:陈侠原理 中国气派 现代课程论 课程原理 方法论特征 
善待学生之惑
《中学生物教学》2020年第15期1-1,共1页徐彤 
学科教师的主要日常工作是什么?当然是课堂教学。那么教学又是什么呢?韩愈的名篇《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学科教师来说,“道”“业”应该分别指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而“惑”指的应该是学生心中存在的“...
关键词:学科教师 现代课程论 学科知识体系 《师说》 善待学生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观点分析 
课程知识的谱系建构及其学术取向的演变: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钩沉与展望被引量:5
《全球教育展望》2020年第4期31-45,共15页杨明全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综合化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EDA17034)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历程说明,课程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批判性的学术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谱系化并承载特定学术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盛是现代课程论得以确立的时代背景,初创时期的课程研究致力于学校秩序的改...
关键词:现代课程论 课程知识 知识谱系 学术取向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76-76,共1页王荣生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本书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为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全书重说理,重逻辑,重建构,剖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对中外语文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育研究 现代课程论 语文教材 语文科 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论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双重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