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美

作品数:1323被引量:5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雪星周善东温坚杨元韡何开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张家界立方石业有限公司赤峰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中数学教与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被引量:1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6年第1X期17-20,共4页孟凡勋 
函数的奇偶性是继函数的单调性之后的又一重要性质.从一线教学来看,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要比单调性的教学较为容易一些,也正因如此一些一线教师对奇偶性的教学重视不够,基本上是以广而告之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然后抛出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去...
关键词:奇偶性 教学效果 几何画板 心理过程 点对称 对称美 定义法 开放性问题 正因 知识结构 
不等式证明的对偶策略被引量:2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12期44-45,共2页朱月祥 成效雨 
数学具有对称美.在不等式证明中,根据式子结构特征构造出恰当的对偶式,是证明不等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结合具体例题加以阐释.
关键词:不等式证明 对偶式 证明不等式 结构特征 对称美 学具 式子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6X期10-11,共2页欧鹏翔 
数学中存在美的因素,可以说那里有数学,那里就有美.数学美是带有一定主观感情色彩的精致直觉,是一种冷而严肃、纯净至高的科学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美审美教学,应当与数学知识的教学及能力培养相结合,把数学美的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美 科学美 教学科目 教育渗透 审美教学 解题教学 对称美 一元二次方程 数形结合 
把握直观化的“源” 理解形式化的“流”——对高三习题教学的几点认识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4X期40-42,共3页徐惠杰 杨元韡 
高三数学的习题课是高三复习中常见的课型,如何提高习题课的效率日益引起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视.对于习题课的教学,由于课时比较紧,教师往往把分析的过程压缩,精力主要放在教学生怎么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偶尔做适当的变式训练,最后教师作个小...
关键词:习题课 直观化 高中数学教师 课型 变式 问题解决 恒成立 分类讨论 对称美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类不等式的对称化处理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2期21-23,共3页路家福 
有许多三元对称不等式或多元对称不等式,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和其它方法,采取对称化处理方法.这样做,不仅方法简便,而且结构工整,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下面列举国内外著名的竞赛不等式及其它们的推广与大家共享其中的对称美与...
关键词:对称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 和谐美 对称美 国内外 数学 
浅谈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9X期1-3,共3页仲泰琪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了数学美在数学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曾深刻指出:"数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与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依靠思维,都要通过思维来表现,反过来数学又是思维的工具.精湛的思维艺术...
关键词:徐利治 著名数学家 对称美 简单美 解题方法 丢番图 平面解析几何 世界空间 问题解决 帕普斯 
漫谈数学美的体现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9X期16-17,共2页吴徕斌 
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
关键词:数学科学 数学美 数学之美 标准方程 对称美 统一性问题 简单美 中学数学 位线 辅助线 
类比推理 贵在合情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3X期1-3,共3页杨元韡 
类比推理是合情推理的重要形式,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在数学发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指出: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
关键词:合情 数学发现 推理方式 正三棱锥 开普勒 通项公式 证明方法 对称美 正四面体 操作过程 
寻找解题突破口的六种策略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8X期42-44,共3页陈应全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在解题时,有时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别人给予一点提示,随即便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笔者认为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障碍在于没有掌握寻找解题突破口的各种策略,为此,笔者通过具体例子介绍六种寻...
关键词:隐含条件 学习障碍 图象变换 已知函数 华罗庚先生 对称美 化归 题设 纵横联系 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策略被引量:2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8X期1-3,共3页何双谊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特别是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但是,当前数学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情感问题 二十一世纪 新课程 二倍角公式 对称美 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习情感 教学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