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念如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构造法数学竞赛题《爱的教育》学校教育学生情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数学教学研究》《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中等数学》《中学数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数学素养的界定比较
《福建中学数学》2009年第12期25-27,共3页何念如 
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关于数学素养,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数学素养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方面的稳定属性;数学素养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
关键词: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 定比 实验 初中 数学学习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策略被引量:1
《中学数学研究》2009年第6期1-4,共4页何念如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换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
关键词:学生情感 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 培养 学校教育 《爱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 夏丐尊 
浅议注重学生数学体验的教学策略被引量:1
《中学数学研究》2009年第1期1-4,共4页何念如 李永杰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对目标的描述中,不仅有传统的“了解”、“理解”、“知道”、...
关键词:数学体验 学生 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思维能力发展 
中学数学应用教师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S2期20-22,共3页刘展 李永杰 何念如 
目前在中学数学应用教学中存在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不强,教师对教材中的应用内容重视不够,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情况不够了解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中的应用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应用...
关键词:数学应用 数学教学 教师 
初中生对数学新教材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刘展 何念如 李永杰 
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之日起,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等一些教育部门就开始着手编制新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与此同时,教育部也抽取我国部分省市地区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初中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满意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 教育部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1-2,4,共3页何念如 刘展 李永杰 
1问题的提出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换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
关键词:教学策略 学生情感 数学教学 培养 《爱的教育》 学校教育 著名教育家 20世纪 
类比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何念如 
类比思维方法是数学创造性思维中很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引出新的问题、作出新的猜想以及构造新的数学对象等。本文探讨类比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类比法 中学数学教学 逻辑形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35-38,共4页何念如 周静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体系,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理论基础,学生自我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我评价 评价原则 评价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数学素养的比较
《数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10-12,共3页何念如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调之一就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数学素养”.这里所说的数学素养,是指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也可以叫作数学素质.今天的社会对未来公民的数学素养要求包括以下五...
关键词:《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 实验 初中 数学课程改革 数学问题 
构造法在解数学竞赛题中的运用(二)被引量:2
《中等数学》2005年第9期11-12,F0004,共3页何念如 陈艳 
关键词:构造法 数学竞赛题 中学 解析几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