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森

作品数:22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衢州市实验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年级小学几何小学数学北师大概念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国德育》《中学数学(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融美教育,让美滋润学生的心灵
《中国德育》2020年第10期64-66,共3页王文森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一直致力于融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坚持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融美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融美的"美"是学校核心育人目标,是学校办学的理论支柱;融美的"融"是学校追求美、创造美的路径选择,是学校办学的策略和方...
关键词:实验学校 融美 浙江省衢州市 育人目标 理论支柱 学校办学 校园生活 路径选择 
从整体感知中切入 在数学思考中提升——“量一量”教学课例与评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年第10期30-32,共3页周保芳 王文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2至43页。【教学设想】"量一量"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的第二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长度到面积的一次扩展。本课让学生经历用画格子、数格...
关键词:面积单位 数学思考 整体感知 平方分米 北师大版 数学书 几何知识 学习过程 操作活动 课例 
读懂学生抓关键 丰满数感促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7期84-84,102,共2页王文森 
初识金奎老师,是2011年在浙江省桐乡市举行的浙江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上,当时金老师上了一节“倍数与因数”并获省一等奖,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这是一位富有教学勇气的教师,学习材料简单却富有思考,
关键词:促发展 学生 数感 评比活动 小学数学 教学勇气 学习材料 浙江省 
小学几何概念教学加强中小衔接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4期21-26,共6页王文森 
中小衔接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制订来看,它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教学上加强中小衔接十分必要;从现实情况来看,教材的多版本、教材内容的不连贯、教学方式的不渐进、学生学法的不适应、...
关键词:几何概念教学 衔接教学 中小学 九年义务教育 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 教学方式 教育环境 
有趣·有理·有据——谢光玲老师“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赏析被引量:1
《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7期135-135,共1页王文森 
推理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诚如《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出的:“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习推理。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推理能力 教学赏析 生活 学习数学 老师 有理 思维方式 课程标准 
不能割断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引量:4
《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王文森 
问题的提出最近,笔者应邀担任评委,参加了一次教师职称评审模拟上课的评比活动,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第五课时“买矿泉水”,主题图如下:
关键词:有机联系 精算 估算 割断 三年级上册 评比活动 职称评审 《数学》 
演绎精彩 追求完美——对一节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的思考被引量:1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詹金芳 王文森 
笔者有幸听到某县一节关于圆的基本性质的单元复习课,感想颇多,现将教学基本过程和笔者的一些感悟整理成文,与同行分享交流.一、教学过程的展现 1.
关键词:复习课 性质 演绎 教学过程 
“量一量”教学及评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周保芳 王文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2至43页“量一量”。 【教学设想】“量一量”是“面积”单元中的第二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长度到面积的一次扩展。本课让学生经历用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测量课本...
关键词: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 “面积” 三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教学设想 几何知识 
在生动与深刻之间寻找平衡——以“摸球游戏”校本教研为例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年第1期23-24,共2页王文森 
笔者所在的这所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师“一贯式”校本研修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如何让这种教研方式在生动与深刻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笔者以新世纪版五年级上册“摸球游戏”的校本研修历程为例,来谈一些自...
关键词:摸球游戏 校本教研 平衡 九年一贯制学校 中小学数学教师 校本研修 教研活动 教研方式 
由一道几何概念判断题引发的思考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年第9期49-50,共2页王文森 
案例在我校六年级的期终质量检测卷上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直径是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初看这道题目似乎没有问题,印象中以前老教材上就有这样的表述,教师也会在上课强调直径的几个特点。考完之后在试卷分析时发现有1...
关键词:判断题 几何概念 质量检测 平时成绩 试卷分析 六年级 老教材 直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