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值范围问题

作品数:613被引量:1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生书田宝运徐加生梁克强朱贤良更多>>
相关机构:阳新县高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宿州市灵璧县黄湾中学枞阳县会宫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生数学(高中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求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问题的常见策略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9年第11期27-28,共2页张波 
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解三角形的题目往往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在2016年北京的高考题目中,也曾经考查过"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在△ABC中,角A、B、...
关键词: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 热点内容 正弦定理 取值范围问题 余弦定理 解题策略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突破参数不等式问题的策略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8年第9期31-32,共2页马孟华 
高考中导数大题往往以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有解等形式出现,最终走向求解参数取值范围问题.而其问题核心往往是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1],而解决以上问题通常有三种策略,即:“带参讨论”、“参变分离”、“数形结合”...
关键词:不等式问题 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 “数形结合” 含参问题 导数 高考 方程 
分段函数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的初探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7年第5期32-32,33,共2页陈东 
分段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形式.近年来,高考以分段函数为载体,既考查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也考查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求分段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成为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下面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探讨一...
关键词: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分段函数 数学思想方法 高考题 函数形式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函数参数 
取值范围问题的解法探究被引量:1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7年第2期15-16,共2页姜铭锐 吴光仓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实数x〉0,y〉0,且x^2+y^2-xy=3,则x+2y的取值范围是____. 这道题看似简约,似曾相识,但解题正确率却不高.同学们一般都采用判别式法来求解. 解法步骤如下: 解法1设t=x+2y,将x=t-2y代入x^2+...
关键词:取值范围问题 解法 数学测试 判别式法 正确率 同学 方程 
巧用洛必达法则解高考题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7年第1期47-48,共2页王海光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重视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因而有高等数学知识背景的试题成为命题热点,以便于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有机衔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也常...
关键词:高考题 洛必达法则 高考数学试题 巧用 数学基础知识 取值范围问题 中学数学 分离参数法 
求字母取值范围的逐次逼近法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年第12期36-37,35,共3页孟震宇 
在求字母的取值范围问题中,我们往往会觉得无从入手,或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字母范围太大而无以继续下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深入分析题设特点,先用某一条件(可能是隐含的不受重视的)求得字母的第一个范围,再利用此范围进一步...
关键词:字母取值范围 逼近法 取值范围问题 操作过程 再利用 题设 
求参数取值范围常见题型及解法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4期45-46,共2页祁盛苗 崔登兰 
在常用逻辑用语、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导数的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求含有参数的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这类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一设A是一个区间,fa(x)是含参数a的函数.设对任意x∈A,不等式fa(x)〉...
关键词:参数取值范围 常见题型 解法 取值范围问题 归纳总结 函数 不等式 恒成立 
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4期9-10,共2页江胜洪 
高中数学新教材在简易逻辑中引入了两个量词,分别是特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与之相关的"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作为新增内容,在关于绝对值不等式和导数内容中的求参量取值范围问题中屡见不鲜,逐渐成为高考备考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任意性 存在性问题 取值范围问题 绝对值不等式 解题思路 简易逻辑 高中数学 高考备考 
数形结合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取值范围问题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1期19-20,共2页刘彩琴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取值范围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考难点.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总是无法下手,即使是思路清晰,却由于运算量大而做不出结果.笔者认为此类问题如果借助于数形结合,将会迎刃而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离心率 数形结合 范围问题 变式练习 右支 解析过程 大时 角变 出点 左支 
一道填空题的不同联想视角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4年第12期10-11,共2页邱慎海 
中学数学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必须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联想是一个动态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再创造"思维过程,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
关键词:联想 填空题 新旧知识 创造性思维 迁移能力 取值范围问题 数学课程 思维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