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译论

作品数:82被引量:33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柏然尹衍桐黄振定韩子满赵秀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译论二则(节选)
《中国翻译》2022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曹明伦(译) 
1.《翻译问题探讨》(节选)[1]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翻译都应该既是交际翻译又是语义翻译。……语义翻译和直译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会注重上下文,而后者则不然。……[2]概而言之,较之艺术性文本,哲理性文本有一种更为清晰的交际...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西方译论 波洛涅斯 共性 译文读者 根本区别 艺术性 
个案剖析,钩沉史实——《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评析被引量:1
《中国翻译》2008年第3期40-42,共3页向洪全 
经过十多年的理论引进,中国译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外来理论的引进展开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反思。有的是对其中某一理论的合理性、适用性等的反思,有的是对偏离翻译本题的文化研究范式的批...
关键词:中国 个案 史实 钩沉 翻译 译学研究 文化研究 西方译论 
2008全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通知
《中国翻译》2008年第2期84-84,共1页
为了加强全国翻译理论界的高层次交流与对话,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译学的理论建设,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与中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承办的'2008全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将于2008年10月11日至10月1...
关键词:翻译理论 人文社科 中北大学 传统译学 高层论坛 翻译教学 西方译论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理论界 
我国西方译论研究的深化——评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46-48,共3页赵秀明 
李文革著《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流派》),是一部系统研究西方译论流派的专著。该书在我国第一次以流派形式,全面梳理了西方翻译理论史长达两千余年的翻译研究中所形成的各流派...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流派研究 李文革 译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系统研究 翻译研究 发展轨迹 
全球化背景下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中国当代译学研究走向被引量:26
《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4-7,共4页孙会军 张柏然 
近年来翻译学的构建问题引发了种种争论。有学者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持反对意见,提出要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本文作者对这种看法以及把西方译论等同于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纯翻译理论的预设进行了解构,认为翻...
关键词:普遍性 差异性 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西方译论 纯翻译理论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被引量:64
《中国翻译》1998年第2期11-15,共5页谭载喜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谭载喜近三十年,翻译研究在世界各国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因此,英国现代译学家巴思内特与勒费维尔评论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项成果,是翻译学得...
关键词:翻译理论 中西译论 翻译学 西方译论 中国译论 翻译实践 比较研究 发展阶段 施莱尔马赫 泰特勒 
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被引量:56
《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5-8,共4页许钧 
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许钧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翻译理论界仿佛陷入了反思的困惑和阵痛之中,有人惊呼译论研究走入了死胡同,呼吁摆脱语言学的樊篱,寻找构建翻译学的有效途径①;有人号召译界人士“丢掉幻想,揭破‘翻译(科)学...
关键词: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研究 译论研究 语言学派 翻译实践 我国翻译理论 西方译论 翻译学科 文艺学派 翻译教学 
从《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研究被引量:3
《中国翻译》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赵秀明 
我国译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口译史实是在周代。《册府元龟》的《外臣部·鞮译》中记载: 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关键词:中国译学 译论研究 传统译论 理论史 《史稿》 西方译论 翻译理论 “信达雅” 古典文艺美学 严复 
开拓与创新——刘宓庆的翻译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93年第3期46-50,共5页雷祎 
近几年来,刘宓庆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翻译专著150多万字,算是丰产的了。刘宓庆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进修,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学,并曾在国际广播电台和联合国担任翻译工作。他长期从事翻译审校、翻译教学和翻...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学 翻译美学 翻译理论研究 语言学 文艺美学 转换机制 语义结构 西方译论 
西方翻译理论概评被引量:24
《中国翻译》1989年第2期2-6,共5页刘宓庆 
如果将符号学计算在内,那么西方翻译理论基础的胚芽始于公元近二百年的克劳狄奥斯·盖伦(Claudius Galen,129-199,A.D.)。盖伦的著作所用的"Semiotics"这个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符号学"。如果只将西方有关翻译的词章美学论述视为西...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体系 西方译论 社会符号学 翻译学 翻译实践 语言学派 西塞罗 卡特福德 转换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