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训练

作品数:622被引量:3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清华柯跃海王开林吴跃忠黄加卫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金华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中学数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
《福建中学数学》2022年第10期36-38,共3页王神华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世间万物无不具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性,数学概念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与发展应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但是在当今的数学概念教学中...
关键词:学生认知 概念应用 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思维 解题训练 自然理念 教学实践 概念构建 
“让学生爱上数学习题课”的实践研究
《福建中学数学》2022年第4期11-14,共4页王飞 殷长征 
1问题提出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因为通过解题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四基”,提高学生“四能”,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习题课是高中教学常见的课型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三年级,几乎天...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高中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解题训练 习题课 四基 四能 波利亚 
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学科素养——以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为例被引量:2
《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第2期19-22,共4页郝文华 
解题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但却是掌握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解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解题训练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关注解题结果多,关注审题和反思少;关注程式化、经验性...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学科素养 教师关注 解题训练 解题教学 学生的思维 解题结果 优化思维品质 
解题的五层境界
《福建中学数学》2020年第1期35-37,共3页郑名烜 
解题不仅仅是为了做对一道题,更多的是为了巩固对知识的理解,积累解题经验,强化解题方法,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意识,培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波利亚说过,中学数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有一句名言:"掌...
关键词:中学数学 知识的理解 解题意识 解题规律 解题训练 解题方法 意志品质 波利亚 
高中数学习题校本化选择之尝试被引量:1
《福建中学数学》2015年第11期13-15,共3页蔡振树 
福建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实证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4-131)的研究成果
必要的解题训练是数学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这就意味着,习题选择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数学习题 校本化 高中 数学学习过程 数学教学设计 解题训练 习题选择 教学质量 
“一题多解”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福建中学数学》2013年第12期29-30,共2页陈素贞 
数学是思维的体现,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是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而培养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解决问题,通过数学课程中的解题训练.但过多过密盲目的解题,不仅不会促进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一题多解 初中教学 学生兴趣 培养思维 学习数学 解决问题 解题训练 中心问题 
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主张之十二 强大应试心理
《福建中学数学》2013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陈清华 柯跃海 
强大的应试心理于考试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学的解题训练,关注应试心理的强大,其意义与价值同样也无须赘述.
关键词:应试心理 解题训练 高中数学 考试 赘述 
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主张之十一:倡导合理猜想
《福建中学数学》2013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陈清华 柯跃海 
高考命题的基本目标为考生的“分层”.这就必然地要求高考试卷必须设置“若干”“陌生”试题,以甄别不同层次的考生.
关键词:合理猜想 高考试卷 高考命题 考生 
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主张之十 深化潜能甄别
《福建中学数学》2013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陈清华 柯跃海 
《课标》在其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所指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清晰地表明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有二:其一是使学生具备社会人素养的不可或缺组成因子的数学素养;另一是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 课程目标 数学教育 数学基础 社会人 高中 学生 
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主张之九 注重通性通法
《福建中学数学》201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陈清华 柯跃海 
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或解题方法.由于《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使得课标课程的“大众化”特征明显,而这种“大众化”特征也极为自然地使得通性通法倍受课标课程高考的倚重.
关键词:通性 课程理念 解题方法 解题模式 普遍意义 大众化 课标 高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