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分比定理

作品数:81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明月王其春姚旭英赵大悌田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衢州二中河南省实验中学房县教研室东阳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中等数学》《数学教学通讯》《中学物理(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教研(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谈非周期函数的判定被引量:1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3年第5期15-16,共2页钱洪涛 马德尧 
基本初等函数的周期性,我们比较熟悉.而由基本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初等函数,它的周期性的判定,则麻烦多了.本文试图通过几个例子和结论,谈谈非周期函数的判定. 一、从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来判定由周期函数的定义知,周期函数的定义战必须是...
关键词:非周期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 定理证明 合分比定理 恒成立 极限情况 非零常数 到纽 了万 理中 
高中数学系列复习与辅导 第二部分 三角函数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1年第7期25-39,共15页蔡乘湘 马茂年 
一、角的概念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例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角θ的集合: (1)角θ的终边在第四象限角的平分线上; (2)θ是第一象限的角; (3)角θ的始边在y轴的负半轴上,终边在x轴的负半轴上;
关键词:第四象限角 平分线 切割化弦 函数式 基本不等式 诱导公式 合分比定理 三角不等式 倍角公式 第二象限角 
初中学生产生“以偏概全”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1年第4期28-29,21,共3页汪祖亨 朱荣兴 
多年的教学观察、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生的差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偏概全”造成的。以偏概全是指认识的片面性、狭獈性。它的特证是思考不周、忽视整体、疏漏特殊情况,以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解决问题的...
关键词:纠正方法 认识的片面性 算术根 隐含条件 合分比定理 教学观察 算术平方根 概念教学 分类讨论 非负数 
如何进行数学例题的教学被引量:1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1年第3期6-8,共3页方明月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各类例题的教学,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各类例题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本文将讨论如何进行例题教学。一、“概念型”例题。
关键词:相似三角形 概念型 合分比定理 解题能力 比例线段 知识的理解 二次函数 角平分线 问题解决 联想能力 
求代数式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0年第1期17-19,共3页朱圭白 
关键词:凑合法 分母有理化 合分比定理 原式 非负数 简化运算 求值 乘法公式 多项式的次数 法义 
运用比例性质的解题技巧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9年第6期16-17,共2页陈美仙 
中学数学中,解题方法很多,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运用比例性质来解题,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它目标明确,思路清楚,方法简捷,可以克服解题的盲目性与复杂性,下面通过两方面来介绍。 1、比例关系比较明确的例1 已知(cosx)/(a
关键词:等比定理 解题方法 中学数学 合分比定理 比例关系 已知条件 联立方程组 丁石 解方程组 应用比例 
从一道习题想开去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9年第5期19-21,共3页陈建平 
在几何复习课中,若从一道典型的题目变化或引伸出去,便能收到举一反三与温故知新的功效。下面就第二册课本P.155第6题展开讨论。题目如下: 已知:如图1,MN是⊙O的切线,C为切点,AB是⊙O的直径,AM⊥MN,BN⊥MN。求证:AM+BN=AB。分析:本题的...
关键词:梯形中位线定理 复习课 切割线定理 射影定理 合分比定理 就第 辅助线 托勒密定理 阴影部分 新条 
初中生类比探索能力培养初探——从相似形的教学谈起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8年第7期1-4,共4页陈进兴 
新颁《全日制中学数学大纲》指出:“通过相似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利用类比方法去探索、发现问题,逐步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可见,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探索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谈...
关键词:探索能力 中学数学 合分比定理 全等三角形 等比定理 类比方法 分析问题能力 数形 相似多边形 数学命题 
要重视数学解题的严谨性教学被引量:1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6年第7期5-8,共4页张家伦 
数学解题要注意保持严谨性,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我想每个数学老师都会赞同.但讲讲容易,做起来却难,碰到具体问题只要稍有疏忽,便会导致教学上的失误.这种现象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而且在数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甚至有些数学期刊...
关键词:数学解题 数学老师 合分比定理 中小学数学 已知条件 等比定理 完全平方 一元二次方程 子一 有理根 
万能公式的教学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3年第3期7-10,共4页冯士腾 赵大悌 
众所周知,sinα=(2tgα/2)/(1+tg^2α/2),cosα=(1-tg^2α/2)/(1+tg^2α/2) tgα=(2tgα/2)/(1-tg^2α/2)这组公式称为万能公式.称之为“万能”,当然有些夸张,但这组公式有它本身的特点,在三角等一些方面有着特殊作用却是千真万确的.因...
关键词:合分比定理 复习阶段 解不等式 中学数学 数学方法 复习巩固 恒等变形 已知条件 代数结构 证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