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作品数:449被引量:7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涛贲友林鲁照斌傅海洋张晨更多>>
相关机构: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北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学情设计有效教学活动——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
《湖北教育》2023年第17期73-73,共1页刘明凯 
《圆的认识》一般按“欣赏生活中的圆—教授用圆规画圆—借助圆形纸片发现圆的特征—相关练习”的流程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发现圆的特征。笔者这样执教后,发现操作环节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改进教学,笔者基于学情...
关键词:教学预设 主动探究 教师备课 操作环节 学情 教学思路 导入情境 流程教学 
在多次建构的基础上探索圆的本质
《湖北教育》2023年第2期67-68,共2页向子龙 张东方 
《圆的认识》一课概念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是画圆和认识圆的特征。教师应利用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圆、探索圆,理解和掌握圆的画法,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收获合作探究的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 合作探究 情境引导 认识圆 理解和掌握 《圆的认识》 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浅谈--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湖北教育》2022年第26期79-79,共1页王小玲 刘秋英 
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的教学中,笔者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考和深度探究。下面,笔者从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学习素材选取三方面,浅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问题设计激发思考。教学中,笔者...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 激发思考 素材选取 教学策略 深度探究 创新思考 数学有效教学 思维要素 
中德教材对比分析
《湖北教育》2018年第5期45-47,共3页刘家旎 蔡维 姜瑞欣 邓石磊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德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论坛"活动中,我们有幸学习到了中、德两国关于《圆的认识》这一课的不同版本教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比较、分析两国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 对比分析 中德 《圆的认识》 数学教学 教材比较 研读教材 文化背景 
植入数学文化要“三贴近”——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湖北教育》2016年第3期54-54,共1页程劲松 
一、贴近学生,展示数学之趣儿童天性好奇贪玩,他们的学习活动多以兴趣为取舍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和情感体验,利用数学文化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亲历数学...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教学过程 《圆的认识》 “三贴近” 贴近学生 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 儿童天性 
让生活味与数学味和谐共生
《湖北教育》2015年第3期49-50,共2页甘海燕 
其实,生活味和数学味都是数学教学这道菜肴的两种调料。让这两种味道完美融合,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飞扬,这是大家要尝试实践的问题。【案例一】《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师:你会画圆吗?如果没有...
关键词:数学味 生活味 和谐共生 《圆的认识》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学生 六年级 
从大处问 往小处收
《湖北教育》2014年第7期24-25,共2页罗文清 
前不久,笔者有幸翻阅到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为《小学教学设计》2013年第一期所提的卷首语《课堂教学需要“大问题”》一文。适逢此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先生受邀莅临荆州,笔者也有幸现场感受了朱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读...
关键词:《小学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特级教师 教学需要 卷首语 课堂 执教 老师 
“一气呵成”与“一波三折”
《湖北教育》2012年第2期53-54,共2页陈为强 
新课改以来.大部分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活动。然而。我们细细品味.却总感觉课堂似乎还少些什么,还缺什么呢?也许《圆的认识》同课异构的教学片断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关键词:《圆的认识》 教学片断 同课异构 学生 教师 课改 课堂 
让思维在操作中走向深刻——《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意图分析
《湖北教育》2011年第12期44-45,共2页陈声权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溜溜球,教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溜溜球甩起来,使它绕成一个圈)
关键词:《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意图 操作 思维 教师演示 教学内容 《数学》 
概念课都可以这样教!——概念教学中的五把“钥匙”
《湖北教育》2011年第12期18-20,共3页陈励群 
几年前.我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在课堂上.华老师给了学生学习概念的五把“钥匙”:1.是什么?2.为什么?3.怎样做?4.为什么这样做?5.一定是这样吗?最近,在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海门论...
关键词:概念课 钥匙 概念教学 《倒数的认识》 《圆的认识》 教学研讨会 特级教师 学习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