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沫

作品数:1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选修课教学教学目标戏剧思想感情教学设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教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语文学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找语文教育的姿态
《语文学习》2016年第10期80-82,2,共3页宣沫 
一个语文教育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定会不断寻找语文教育的姿态。俯而学、仰而思、动而活、静而清,是我和我的同道者们矢志寻找的语文教育的姿态。
关键词:语文教育 姿态 实践者 思考者 
给文章一双秀美的眼睛——新材料作文的拟题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6期65-67,共3页宣沫 
对读者而言,好的作文标题能紧扣心弦,激发兴趣,捕捉信息。实际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拟的标题,或脱离中心,或平淡无味,或大而无当,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读者阅读整篇文章的兴趣,以及整篇文章的品质。本课例旨在培养学生拟好标题的意识,...
关键词:拟题 材料作文 方法与类型 
言文并重 道通本达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5期63-64,共2页宣沫 
重“言”还是重“文”、讲解还是背诵更能得力有效、何为文言教学之本、如何通畅文言课堂等,是摆在当下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道难题。我以为盘正英老师《陈情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正是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实践和探究,在努力追寻...
关键词:文言教学 《陈情表》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师 教学设计 “文” “言” 背诵 
“哦”出人物的心理
《语文学习》2015年第2期26-28,共3页宣沫 
师:话剧的语言魅力来自语言的原始力量,语言的节奏,语言的美。今天我们就从周朴囝的几个“哦”字来品味话剧的语言魅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哦”就是一个叹词。剧中用这么多“哦”,是不是有违戏剧语言强调个性化的原则?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魅力 心理 人物 戏剧语言 个性化 话剧 叹词 
高中复习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4年第11期40-41,共2页宣沫 
科学确定复习教学内容,着力优化复习教学策略,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复习课堂,努力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是随大流,也不是唱高调;而是从过去的备考经历和复习教学实际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
关键词:复习教学 课堂生态 复习内容 客观判断 新课程 减负增效 情境创设 个别辅导 复习资料 学习体验 
开辟一块写作的新天地——由一节写作课说开去
《学语文》2014年第2期52-53,共2页宣沫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些理论去“忽悠”学生,而缺少一些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写了很多,教师也批阅了很多、讲评了很多,却总也不见其效。尤其是对那些有一定写作爱好与兴趣却缺少方法指导的学生来说.他们...
关键词:写作课 天地 学生作文 高中学生 作文教学 写作教学 写作兴趣 不自觉 
中学戏剧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教师》2013年第24期29-30,共2页宣沫 
戏剧文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戏剧文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中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就戏剧文学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讨论戏剧文学的教学策略。一、戏剧文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重点1...
关键词:戏剧文学 文学素养 教学策略研究 学语文 教学重点 阅读作品 语文课程改革 阅读教学 教学目的 选修课教学 
立足三点 寻得三味——高中散文教学的尝试
《学语文》2013年第3期11-13,共3页宣沫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鉴赏有如下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散文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教学 艺术表现力 陶冶性情 审美体验 散文鉴赏 
在语文活动中感受戏剧之美——对中学戏剧教学教法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宣沫 
一、于反复朗读中揣摩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以读代讲""以读...
关键词:教学教法 语文活动 戏剧 中学 感受 语文学习能力 整体感知 思想感情 
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语文学习》2013年第4期19-20,共2页宣沫 
师:有人评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从《长亭送别》看,它的遣词用语有哪些令我们触目而动、过心难忘的地方?
关键词:《长亭送别》 教学艺术 镜头 王实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