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余

作品数:40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现代教学》《教育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堂应是一个生态环境
《现代教学》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杨庆余 
课堂是什么?课堂究竟是一个生产产品的车间?还是一个使人自然和谐成长的生态空间?检视我们传统的教室(课堂),各种活动的进程被课程严格地控制着。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组织?该怎么行动?希望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教室中的人与人...
关键词:课堂 生态环境 课程设计 生态空间 自然和谐 交互 信息流 教室 
传统教研活动模式:局限、转型与突破被引量:1
《上海教育》2013年第15期68-69,共2页杨庆余 
教师的行动不仅仪承担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和需要的人才,也不仅仅为所有的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也应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研组内的工作研讨活动,与传统的教研活动足有根本性的区别的。
关键词:教研活动模式 传统 转型 研讨活动 教研组 根本性 教师 学生 
准确分析与把握课堂学习任务
《现代教学》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杨庆余 
如何准确制订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准确、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学基本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于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目标的制订成为了考量...
关键词:学习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基本功 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能力 教师 
从“绿色指标”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变革
《现代教学》2012年第7期24-25,共2页杨庆余 
所谓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艾斯纳(E.Einser)、斯腾豪斯(L.Stenhouse.)为代表的教育评价专家普遍认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证明学校的正确和优异,而是提高学生解决校内、
关键词:学业评价 小学数学 20世纪70年代 变革 学校教育 评价专家 艾斯纳 校内 
新优质学校:基于学生与教师发展的需要被引量:1
《现代教学》2012年第4期1-1,共1页杨庆余 
什么是新优质学校?从“说文解字”看,这首先应是一所“优质”的学校。而所谓的“新”,就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下的“重点”或者“名校”。那么,这个“新”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这种“新”的“优质”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抑或说,其办...
关键词:优质学校 教师发展 学生 “新” 说文解字 名校 办学 
略论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被引量:1
《现代教学》2012年第1期28-29,共2页杨庆余 
如今,校本研修一词似乎已经被广泛使用着。什么是校本研修,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本的教研。为什么要倡导校本研修呢?抑或说,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这可能要从传统的教学研究取向的变革来分析。
关键词:校本研修 核心价值 教学研究 教研 学校 
课程的分科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一个在问题与思考中形成的断想
《上海教育》2011年第10期44-44,共1页杨庆余 
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以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后现代的文化观念来探究课程的价值是课程创新的基本条件。随着人类创造和积淀的知识越来越庞大与复杂,于是,人类开始将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将这样的知识的分类体系做得...
关键词:课程资源 学科知识 整合 分科 断想 人类文明 分类体系 学校教育 
学校开发多样化课程的目的何在——另一个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
《现代教学》2011年第7期39-40,共2页杨庆余 
所谓“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的Curses,意指进行、跑道等,转为教育上的用语,就意味着学习者学习的一种路线。课程一词真正被用于教育,最迟不晚于19世纪前叶。而正式的现代意义下学校课程的形成,在19世纪的中、后叶。现...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课程 教育机构设置 多样化 19世纪 学生成绩 教育目的 学习需要 
“以学定教”:一个科学的命题
《现代教学》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杨庆余 
学生究竟是如何参与课堂学习的?对这个命题的思考,决定着教师教学的组织行为。而关于这个命题思考的结果,似乎早已经存在着答案,那就是“以学定教”。所谓“学”,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就是学生...
关键词:命题思考 以学定教 科学 课堂学习 组织行为 教师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 
与小学教师谈怎样研究学生——以学生的数学认知学习为例
《现代教学》2010年第7期34-39,共6页杨庆余 
按我们教师的理解,学生应该是非常喜欢数学的。在数学中有多少美丽的几何图形?在数学中有多少奇妙的规律?在数学中有多少需要解决的各种各样问题?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离不开数学?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在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有许...
关键词:学习数学 研究学生 小学教师 认知学习 几何图形 课堂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