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邹平县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可导函数解题例析数学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等比数列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数学(高中版)》《数理化学习(高中版)》《中学生数学(高中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试题与热点问题的关联与应对——以一道历史选择题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0X期39-39,共1页李锋 
2018年3月,我市进行了高三一模考试,在选择题的作答中有一道题目得分率特别低,学生认为这道题'剑走偏锋''出的太怪'。原题如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建立的组织。1960年,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
关键词:历史试题 欧洲一体化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欧洲经济一体化 
关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高中数理化》2018年第18期6-6,共1页赵静 李锋 
“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会点处设计试题·使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这是《考试大纲〉对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数列...
关键词:等比数列 数学基础知识 高考命题 等差数列 思维价值 高中数学 考试大纲 知识网络 
多种手段史料实证,促进学科素养提升——以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8X期51-51,共1页李锋 
传统历史教学往往侧重结论,忽略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探究,重结论、轻证据、无视逻辑推理。为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五大素养,其中“史料实证”是涉...
关键词:公共权力 历史学科 
利用韦达定理变形的技巧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年第9期6-7,共2页李锋 张继梅 
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经常用到韦达定理去处理相关问题。比较简单的情形,例如(x1-x2)-2=(x1+x2)-2-4x1x2我们知道可以通过配方来处理。但是在实际问题中会出现形如mx1+nx2+px1x2+q=0的形式,往往无...
关键词:韦达 离心率 综合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 傅种孙 极坐标方程 参考答案 知所 课堂教学 
解三角函数问题的三个“小技巧”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9期22-23,共2页李锋 
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统计情况看,三角函数是高考的六大板块之一,每年考一道大题和一道小题,而题目中往往又隐含了若干个小问题.所以,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三角函数知识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小问题、小技巧.本文总结三角函数中易忽视...
关键词:三角函数问题 解题技巧 统计情况 数学试卷 函数知识 学习过程 开拓思维 高考 
构造可导函数解题例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李锋 
高中阶段对数学公式要求做到正用、逆用、变用.中学阶段的导数公式主要是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即函数f(x),g(x)是可导函数,则[f(x)±g(x)]'=f'(x)±g'(x);[f(x)g(x)]'=f'(x)g(x)+f(x)g'(x)。
关键词:可导函数 数学公式 函数式 奇函数 抽象函数 求导运算 四则运算法则 题设 导法 辅助函数 
利用求导法则构造可导函数解题例析被引量:3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15年第5期51-53,共3页李锋 
高中阶段对数学公式要求做到正用、逆用、变用.中学阶段的导数公式主要是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即函数f(x),g(x)是可导函数,则[f(x)±g(x)]’=f'(x)±g’(x);
关键词:解题例析 函数 法则 求导 构造 利用 数学公式 高中阶段 
一道征解题的推广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14年第11期58-59,共2页李锋 姜坤崇 
《数学通讯》(上半月)2013年第9期问题征解150是一道不等式问题: 已知a,b,c∈R+,试证:b3+c3/a+c3+a3/b+a3+b3/c≥2(a2+b2+c2)+3[(b-c)2+(c-a)2+(a-b)2].这道题的证明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先给出它的一种解答,然后...
关键词:不等式问题 证明方法 均值不等式 上半月 可证 
点差法公式的应用
《中学生理科应试》2012年第11期58-60,共3页李锋 张继梅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中点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锯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若已知直线与...
关键词:中点坐标公式 点差法 一元二次方程 弦中点问题 圆锥曲线 应用 根的判别式 解析几何 
数学归纳法学习中的一、二、三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李锋 孟新颖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证明中的重要方法,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常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可以递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归纳法并不是一个“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的单元,学生在利用数学归纳法的过程中诸如“忽视奠基...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 学习 数学证明 推理方法 数学课程 归纳假设 正整数 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