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爱国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翔宇教育集团更多>>
发文主题:个性化阅读教学《都市精灵》作文教学语文课堂标新立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语文建设》《阅读与作文(初中版)》《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顿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被引量:4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1年第3期20-22,共3页袁爱国 
当下阅读教学的课堂质态大都游走在平淡与热烈两极:有时过于冷清,整堂课波澜不惊,缺少惊奇与发现;有时过于喧闹,肢体活动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或成了被动的“看客”,或变成活动舞台的“演员”,思维的时间大大缩水,思维的...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理性追求 顿悟 “看客” 思维 课堂 学生 
立体的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精灵——《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袁爱国 
【设计思想】 在阅读文本之前.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张力,而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拥有比较宽裕的阅读时间、丰富的阅读经验和较强的解读文本能力.课前可以发现张力并消除、减弱这种张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结...
关键词:《都市精灵》 教学设计 孩子 立体 阅读文本 解读文本 阅读能力 设计思想 
生态文化视域下作文有效教学评价初探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6期39-41,45,共4页袁爱国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正成为人们的共识。将作文教学评价纳入生态文化语境,可以帮助教师认识目前作文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进一步丰富作文教学评价的理念。通过研究学生、教师、文本...
关键词:生态文化 有效教学 作文教学评价 
张力: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都市精灵》教学案例摭谈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0年第5期16-18,共3页袁爱国 
“张力”在物理学里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按哲学理解,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从接受美学理解,背景与突前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结构,文本的策略据此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张力...
关键词:“张力” 《都市精灵》 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 相互作用 物理学 牵引力 接触面 
境界:语文教学品格的价值追求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0年第10期10-11,共2页袁爱国 
语文教学曾经是杂烩,也曾经是鸡肋。有境界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材成为精品,语文教学内容精要,语文教学过程精简,语文教学方法精选。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教学品格 价值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名胜古迹:语文学习的窗口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袁潇 袁爱国(指导教师)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的踪迹,仔细观察,细心揣摩,令人钦叹不已。“十一”假期的南京燕子矶之旅,让我充分领略了名胜古迹中语文的魅力:摩崖石刻上古朴雄浑的书法作品,古亭中石碑上镌刻的历代诗赋,城墙上凹凸不平的古字印……...
关键词:语文学习 名胜古迹 窗口 书法作品 摩崖石刻 细心 
倾心:让语文课堂洋溢深情之美——《人琴俱亡》教学札记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袁爱国 
《人琴俱亡》(出自《世说新语·伤逝》)一课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单元主题为“挚爱亲情”,该课侧重表现深厚的兄弟情谊。全文语言简洁,寥寥数十字,叙事曲折有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在该课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后...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札记  语文教材 世说新语 语言简洁 人物刻画 教学设计 
涵泳体察:让个性化阅读教学返魅被引量:5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袁爱国 
审视当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不少课堂上“个性化”与“阅读教学”日趋分离。所谓“个性化”即标新立异,各秀风采:有的热衷于文本解读花样的翻新,有的钟情于多媒体声像的异彩纷呈,有的在小组合作形式上殚精竭虑……当这种浮躁的阅读...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个性化” 返魅 涵泳 标新立异 文本解读 小组合作 多媒体 
刍议生命视界下的语文课堂文化建设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袁爱国 
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每节课堂的温馨记忆有关,和质朴细腻的生命体贴有关。生命化,是语文课堂文化建设的根基和灵魂。有文化意义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命激情、显示生命质感的课堂。生命视界下的课堂的实质是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文化建设 生命 语文教学 文化意义 生命激情 
致力于对话的多向性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3期50-51,共2页袁爱国 
文本总是有很多的“空白”和未定性.任何解读者都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内涵。王尚文先生指出.文本与读者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源。因此,阅读教学应彰显这种张力。致力于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多向性,以...
关键词:文本对话 多向性 《斜塔上的实验》 阅读教学 审美价值 《语文》 人物传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