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龙

作品数:30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容县第二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高考试题竞赛题最值问题解题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数学教学》《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河北理科教学研究》《湖南教育(中旬)(B)》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湖南教育(中旬)(B)》2022年第3期35-36,共2页陈万龙 
数学中,通性通法是解释问题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常表现为以主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以基本方法为技能。它自然、流畅,易于理解和掌握,适用性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喜爱标新立异,盲目追求巧用、巧法。实际上,巧用也好,巧法也罢,适...
关键词:通性通法 公开课 数学思想方法 理解教材 标新立异 青年教师 巧法 实际教学 
正切恒等式的应用被引量:1
《数学教学》2021年第3期44-47,共4页陈万龙 
我们知道,在斜△ABC中有恒等式tanA+tanB+tanC=tanAtanBtanC.………(※)方亚斌在文[1]中对(※)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剖析以及介绍了它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灵活应用(※)式还能便捷处理一大批不等式问题.例1在锐角△ABC中,求证.
关键词:不等式问题 高考试题 恒等式 灵活应用 ABC 
执简驭繁 一通百通——解题教学之所思
《湖南教育(下旬)(C)》2020年第12期58-60,共3页陈万龙 
解题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概念、定理的继续学习,而不仅仅是规则的简单重复或操作的生硬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激活知识、检索知识、提取知识、组织知识,使解题与发展同行。因此,教师应执简驭繁,让学生返璞归真地择要经历,迅速解...
关键词:一带而过 执简驭繁 返璞归真 举一反三 一通百通 检索知识 同类问题 解题教学 
应用斜三角形的一条性质解题
《高中数学教与学》2020年第6期40-41,共2页陈万龙 
性质在斜三角形ABC中,恒有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①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易证斜三角形具有的如上性质.恰当灵活应用①式,能快速有效处理斜三角形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斜三角形 灵活应用 正切公式 快速有效 性质 两角和 
向学生学习
《湖南教育(下旬)(C)》2020年第5期56-57,共2页陈万龙 
课堂是充满智慧与生命活力的地方,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相互辉映。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精品资源。因此,教师也应向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学生的主动热情、坦诚质朴,还要学习学生敢于质疑和勇...
关键词:不知其所以然 钻研教材 共同成长 高中数学教学 精心备课 敢于质疑 知识储备 精品资源 
于无声处听惊雷——例谈数学问题的设置
《湖南教育(下旬)(C)》2018年第9期37-37,共1页罗慧 陈万龙 
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很重要。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设置好了,等于于无声处听惊雷,课堂会精彩不断。从学生的疑惑处设置问题。在学习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后,教材中有...
关键词:问题设置 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 标准方程 准线方程 自主学习 抛物线 数学教学 
“思”是数学教学的灵魂
《湖南教育(下旬)(C)》2017年第8期36-37,共2页陈万龙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外国的一个实验室里,导师问自己的学生:“白天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做实验。”导师又问:“那你晚上在干什么?”学生不好意思地回答:“做实验。”导师听到这儿,勃然大怒:“那你还有什么时间来思考?”我...
关键词:数学教学 动力问题 数学思维活动 复习课 迫切感 教学过程 轨迹方程 弦长 异面直线 高考题 
要答案 自己做
《湖南教育(下旬)(C)》2017年第7期49-51,共3页陈万龙 
课堂不仅是时时发生错误或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地方,更是师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天地。意外情况的发生,为师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契机。然而,部分教师由于备课时过分依赖参考资料,造成了教学上的偏颇或失误,导致教学专业水平下降。
关键词:教学专业 意外情况 参考资料 师生 课堂 学习 课时 教师 
灵活运用垂直平面解题
《数理化学习(高三)》2013年第9期4-5,共2页陈万龙 
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发现全国各省市的立体几何问题几乎全部与垂直平面有关,既然这样,那自然而然就应联想到利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a⊥平面β,α∩β=L,α α,α⊥L,则a⊥β”来处理.从而使某些空间图形问题得到顺...
关键词:平面垂直 解题 空间想象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 立体几何问题 性质定理 图形问题 几何直观 
“三个二次”——高考数学中永恒的主题
《考试(高考数学版)》2012年第12期18-25,共8页胡明山 陈万龙 
“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关系,它们不但是沟通低次与高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纽带与桥梁,更重要的是解决函数零点分布,不等式恒成立,函数不等式等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
关键词:数学问题 高考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 不等式恒成立 函数不等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