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

作品数:2292被引量:3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政阳徐华江张梅赵凤美黄乔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研究院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三颗枸杞豆》单元主题的思考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11期69-70,共2页吴昌生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下的课文,选自《小说林》1983年第4期,作者程海。这篇小说编排在七下第二单元,单元主题为“童年趣事”。既是“趣事”就要大量笔墨涉以成趣,单元其他几篇课文却也能“相应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关键词:《三颗枸杞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家的男子汉》 《小说林》 孩子成长 《柳叶儿》 《月迹》 乐趣 
例谈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73-74,共2页余见东 
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也是一堂课是否有效、成功的基础。本文着重从了解编者意图、关注学情、凸显语文价值观等方面谈如何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从许多课...
关键词: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堂课 阅读教学 三味书屋 文质兼美 课后练习 课例 教学效果 语言文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系统的价值取向演变研究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25-26,共2页王诗琳 徐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流变规律与现实影响”(项目编号:13YJC8800870)的阶段成果
通过梳理建国后人教版初中语文经典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练习系统,比较不同时期练习系统的发展演变,探究其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帮助我们多角度思考文本本身的意义价值以适应于课堂解读,对我们反思过去的教学...
关键词:价值取向 教材编写者 初中语文 核心能力培养 学生中心 意义价值 三味书屋 百草园 人教版 选文 
海上孤砥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A01期86-86,共1页任俊颖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鲁迅先生的呢?小学就开始了。从他的《少年闰土》开始,《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一直到《祝福》。很多年了。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海上 《少年闰土》 《孔乙己》 《社戏》 《风筝》 《祝福》 小学 
徜徉百草园,共“沐”书香——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写训练尝试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70-71,共2页陶新玉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如影随形,不可缺少,两者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阅读是吸收,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倾吐,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有了写作欲望的阅读,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基于...
关键词:写作欲望 百草园 读写结合 仿写 三味书屋 时空隧道 寿镜吾 美女蛇 最佳材料 西郊公园 
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尽情绽放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62-64,共3页王世英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既是个人的态度体验,也是人类文明的内化升华。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鲜明人文性特点的学科,不仅是人们进行语言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进行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
关键词:情感教学 学生语感 态度体验 语言沟通 芦花荡 文章主旨 于漪 中学语文课程 三味书屋 人生哲理 
浅谈怎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10期115-116,共2页欧阳焕青 
孙绍振先生说“阅读是一种专业,专业的修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循序渐进、不畏艰难地习得的。”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理解和阐述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是文学经典本身形成了一个标准和内部结构,新经典的...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部结构 文学经典 文本阅读 循序渐进 哈姆雷特 相对位置 
借教材“例子”,授写作之道——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59-60,共2页赵淑娟 
学生作文训练时,常常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词句、思想内容等的理解,而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渗透,缺乏有效的随堂写作训练的支撑。鉴于上述情况,笔者想以鲁迅的...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作方法 鲁迅 教材 引导学生 作文训练 阅读教学 思想内容 
“以读促写”习得表达“窍门”——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片段教学为例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2期140-141,共2页蓝翠英 
阅读--写作迁移策略是一种重要的作文策略,仿写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取课文中有模仿价值的段落,进行细致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仿写,能使“阅读--模仿--写作”过程根植学生内心。学生在不断的仿写过程中,能将...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片段教学 以读促写 习得 写景 迁移策略 主要表现 教学过程 
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感悟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第12期51-52,共2页刘尊珍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致使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会感觉文章不完整,不能轻易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致使散文教学成为一个难点,而散文华丽的辞藻和巧妙的手法又决定了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地位,如何有效地进行散文教学逐渐成为语文...
关键词:教学感悟 散文教学 书屋 创作目的 语文教学 热点话题 语文教师 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