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作品数:2832被引量:19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最新期次:2016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同学高考解题规律融会贯通例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谭瑞鹤童其林李爱惠陈玉莲徐志勇更多>>
发文机构:阜宁县沟墩中学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阜宁县陈集中学郑州七中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思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规范解答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袁志华 冯存良 
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考生知识能力水平和良好的答题习惯。在实验题的解答中,不少考生不是因为知识欠缺或能力上达不到而失分,而是因为答题不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要严格规范,认真书写,用词准确,回答完整到位,从而提高...
关键词:思维流程 实验操作 导气管 得分率 气密性检查 红色石蕊试纸 含硫废水 集气瓶 锥形瓶 法象 
数形结合让数学不再抽象被引量:2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6期30-30,共1页李复友 
数形结合是课标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能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具体的事物,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此无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家 抽象 思维能力 解题过程 学生 华罗庚 有意识 
高中数学课堂例题评讲刍议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5期41-41,共1页骆金威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整理解题思维过程,寻找解题途径,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精确化、概括化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积极忡的火键,足高考数学复习的核心,评讲例题足教学中核心里面的核心,那么如何讲解例题,小人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课堂例题 高中数学 评讲 数学教学 解题途径 思维过程 数学思维 数学复习 
重思想 盯目标 找突破 求转化——巧用函数思想解题例谈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5期23-23,共1页周英亮 
函数思想足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它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与高中大部分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贯穿了整个数学的学习。灵活巧妙地利用函数思想解题,是同学们学习的需要,也是同学们解题能力的体现...
关键词:函数思想 题例 巧用 高中数学 解题能力 思维策略 重要思想 学习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几种途径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5期34-34,共1页王晓寒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常有二条途径:一是几何法,二是向量法。几何法主要以逻辑推理论证的程序步骤去解决问题,对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大有裨益。向量法因选取“工具”不同,可分为基向量法和坐标向量法。基向量法是以...
关键词:立体几何问题 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空间距离问题 向量法 推理论证 垂直问题 几何法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几种思维方式被引量:1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4期23-23,共1页卢江 
一、抓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特殊取值确定分布列 例1.袋中有5个编号为1,2,3,4,5的球,等可能地任取3个球,求取出的3个球的最大号码ξ的分布列。
关键词:离散型随机变量 分布列 思维方式 
解析开放性物理题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4期24-24,共1页孙虎光 
近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都出现了一些内容、形式新颖的开放性试题,它考查了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需适当加强此类物理题的训练,对改善思维品质、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都有积极作用,现通过几个实...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 物理题 解析 物理试卷 物理问题 综合运用 思维品质 创新精神 
先必要后充分的思维策略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4期9-9,共1页姜建海 
引例:《高中数学教学与测试》文科总复习第一章的本章回眸有这样一个题目: 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2,公比q=1/2,
关键词:思维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 等比数列 总复习 
感悟数学思想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3期23-23,共1页吴玉萍 
初中数学中渗透了好多种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建模思想方法,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一、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题...
关键词:数学思想 感悟 转化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 思维方法 
对一道高考题解答的思考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年第3期45-45,共1页黄玺 
导数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研究函数的手段,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曲线在某点处切线的斜率、函数单调性、函数极(最)值、函数零点的个数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对导函数值的分析,而这些问题往往最终又可以转化为对二次方程根的讨论。
关键词:高考题 函数单调性 解答 二次方程根 思维习惯 函数值 导数 个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