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安

作品数:1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日照市实验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试题解题交汇例析数学素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探究中生成,在问题中深化——“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陈华安 
1基本情况 1.1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属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学进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是高一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三角函数的...
关键词:教学设计 正切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基础 三角函数 数学问题 教学进度 倍角公式 
有教无类 教出一样的精彩——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考试题在低层次学生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数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9期25-29,共5页陈华安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命题者精心打磨的精品,一线教师研究高考题并把它作为教学资源,无论对于平时的教学还是备考都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但由于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思维量大、运算繁杂、难度较大等特点,致使很多学生尤其...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教学实践 高考试题 学生 低层 教学资源 示范作用 教学功能 
例析基本量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陈华安 
在一个问题系统中,存在着n个量,使其余所有量都可以用这n个量来表示,而这n个量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用其他n-1个量来表示,则称这n个量为基本量.也就是若干个能唯一确定一个问题的量称为该问题的一组“基本量”.
关键词:应用 解题 例析 
复习课:让知识有效地栖居——“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教学设计与思考
《数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4期22-27,共6页陈华安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益是教师的永恒话题.一般认为新授课教学的重点应更多体现新知识的生成性过程,而复习课教学的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和掌握,知识的...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 教学设计 知识 试题 交汇 椭圆 直线 栖居 
解题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陈华安 
解题教学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设条件,尝试探索、寻找解题突破口,变式训练、概括解题规律。就数列问题而言,在教学中将某一问题变式,变成几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核心本...
关键词:递推数列 教学过程 反思 
一道习题一题多解的教学与思考
《中学数学研究》2011年第11期12-15,共4页陈华安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从教与学两个维度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方法、技能技巧,而且要从以掌握知识为主的知识立意转化为以问题解决为主的能力立意,其中如何正确地对所给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是有效...
关键词:解题教学 一题多解 习题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思维加工 数学教学 两个维度 
构造常数1求有条件分式函数的最值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陈华安 
利用均值定理解决形如已知ax+by=c(a〉0,b〉0,c〉0)求A/x+B/y(A〉0,B〉0)的二元条件最值问题时,必须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否则所得到的结果就会出现错误.解决此类条件最值问题时,若能抓住条件中各量的特点构造常...
关键词:条件最值问题 分式函数 常数 构造 平均值不等式 均值定理 举例说明 变形 
立体几何试题中的“图形交汇”问题例析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第6期34-36,共3页陈华安 
近几年高考试题在“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应创新”的命题思想指导下,“围绕对数学知识、理性思维、数学应用与创新和数学人文价值等四个方面的考查设计试题”,已经常态化,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所命试题背景...
关键词:立体几何试题 例析 交汇 图形 数学知识 相对稳定 高考试题 思想指导 
例析解析几何试题的“图形交汇”问题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第2期33-37,共5页陈华安 
在新课程背景下,近几年高考试题遵循“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应创新”的命题思想,“围绕对数学知识、理性思维、数学应用与创新和数学人文价值等四个方面的考查设计试题”,力求使试题体现新课标理念.所命试题...
关键词:解析几何试题 交汇 图形 例析 数学知识 数学应用 收集信息 新课程背景 
探求直线斜率取值范围的思维途径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9期20-23,共4页陈华安 
求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平面解析几何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斜率的不等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解决问题,寻找解题的切入点.
关键词:直线斜率 取值范围 思维 探求 平面解析几何 已知条件 不等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