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

作品数:6048被引量:486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数学教学》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教学数学数学问题数学教育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彭翕成郑英元汪晓勤张奠宙陈永明更多>>
发文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例析动点直线型几何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29-32,共4页靳运章 吴汪德 陶振雷 
2023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H2023080).
动点直线型几何最值问题指的是动点在直线或线段上运动的一类最值问题.此类问题类型多,具有解法灵活、技巧性强、综合性广等特征,常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中考试卷中.许多学生面对此类问题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它成为了初中数学学习...
关键词:压轴题 最值问题 动点 好题 直线型 初中数学学习 例析 技巧性 
解不等式问题的几个放缩小工具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33-34,共2页张斌 
在近年的高考压轴题中,经常会考查与导数方法有关的不等式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用一些常规的方法外,还需要使用一些由导数方法带来的不等式.这些不等式形式精巧,具有直观的几何背景,是解决不等式问题时进行放缩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解不等式 不等式问题 高考压轴题 有效工具 导数方法 几何背景 
立足教材源题、把握一般本质、发展核心素养——2024年中考扬州卷第28题赏析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35-40,共6页张兴华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QW2024TCL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应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学生的“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1]91.在初中几何问题中,处理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时,通常使用“截长补短”等辅助线技巧,运用直接计算、构造全等(相似)三角形、应...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综合考查 选拔功能 初中几何 通性通法 中考数学 辅助线 勾股定理 
借区模拟试题命制,促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41-46,共6页张海君 张扬帆 
1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新增了学业质量标准——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这对数学教学和评价等环节有着深远的意义.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与系统...
关键词:结果性评价 考试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核心素养 多元评价体系 试题命制 学业质量标准 过程与方法 
2024年日本著名大学入学数学试题趣赏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47-49,F0004,共4页焦彬桥 彭刚 包秋英 
众所周知,高考上承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1].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考试题的设计与编制.从数学教育范式来看,日本数学教育介于中国内地和欧美之间,较好地结合了中国的双基教育和欧美的数学教育[2].因而,其高考选...
关键词:教育范式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选拔制度 高考试题 设计与编制 数学试题 大学入学 
借助Venn图解决概率问题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1-4,共4页李春秋 王瑶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学科.高中学习的概率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认识了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样本点和样本空间的概念,用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事件,实现用集合语言对随机事件及其运算的直观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对随...
关键词:高中学习 概率问题 随机事件 集合语言 随机现象 概率公式 样本空间 概率论 
向量数量积的两个结论及其关系推广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5-7,共3页李海霞 李世臣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GeoCebra环境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实验研究”(2023YB1197).
约定:对于向量AB、CD,把线段AC、BD叫作始终端线段.点E、F分别是边AC、BD的中点,线段EF叫作始终端中位线.线段AD、BC叫作交叉端线段.点G、H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线段GH叫作交叉端中位线.
关键词:中位线 向量数量积 中点 端线 交叉 线段 BD AC 
对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甲卷理科21题为例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8-12,共5页党江平 
1试题呈现试题(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第21题)已知函数f(x)=(1-ax)ln(1+α)(1+x).(1)当α=-2时,求f(x)的极值;(2)当x≥0时,f(x)≥0,求α的取值范围.试题分析:本题以函数与导数综合问题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不等式等知识.第...
关键词:高考数学 极值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 端点效应 函数单调性 试题分析 已知函数 参数范围 
对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14题的探究、推广与感悟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13-17,40,共6页程汉波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I卷因“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创新试卷结构设计;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加强考教衔接,引导中学教学”[1]等诸多特色而广受好评,较好地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测评理念,...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中学教学 压轴题 能力考查 高考评价体系 试卷结构设计 数学新课标 
求同存异 慎思立新——“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同课异构的思考
《数学教学》2025年第3期18-19,24,共3页徐秋英 
2024年5月10日,由浙江省数学学会主办、杭州教研室承办的浙江省县域联盟新教材新高考备考联合研训活动在杭州学军中学隆重举行.活动主题之一是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老师同课异构高三微专题复习课,课题为“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两位...
关键词:同课异构 老师 三次函数 高考备考 新教材 求同存异 数学学会 教学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