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红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课堂教师教学思考亲历课堂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A)》《新课堂(数学版)》《教育科学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练习活动设计,促进数感孕育生长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刘丹红 
数感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关系密切,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真实的估算经历中构建数感在数与运算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必须注重真实应用情...
关键词:有效培养 符号感 教学进程 数感 数与运算 情境的创设 练习活动 运算能力 
实施有效引导 促进思维发展被引量:1
《小学数学教育》2021年第7期11-13,共3页刘丹红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在课堂中启发数学思考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XB19-4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逐步养成清晰、深入、全面、合理的思考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具体形象思维 思考习惯 有效引导 教材文本 数形结合 化难为易 学生的思维 抽象思维能力 
找准学习起点,优化问题设计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刘丹红 
福建省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课堂中启发数学思考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19-423)阶段性成果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他的,而是学生本人主动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认知结构进行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
关键词:学习起点 数学经验 螺旋上升 信息积累 主动建构 认知结构 新旧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 
亲历过程 丰富感知 “理”“法”相融——“分数除法(二)”教学思考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9年第5期48-51,共4页刘丹红 
'分数除法(二)'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中的内容,主要知识是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习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中,我借助除法的意义和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除...
关键词:分数除法 长方形 
落实纵向数学化 深刻数学思考力被引量:2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9年第1期5-8,共4页刘丹红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化分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两种,横向数学化是将现实与数学建立联系;纵向数学化则是建立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抽象、发展、形式化。目前,有部分教师由于过份依赖具体直观,因而纵向数学化的落...
关键词:数学 化则 思维 教师 学生 发展 思考力 
在亲历中丰富表象 在过程中完善建模——“面积单位”教学思考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年第7期118-121,共4页刘丹红 
在近期的研修活动中,我执教了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关键词:面积单位 教学思考 表象 建模 三年级下册 “面积” 《数学》 图形面积 
巧借直观数学表示 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2017年第3期19-20,共2页刘丹红 
数学表示就是数学地表示,它是利用语言、符号、图像、数表等数学形式表达对数学概念、公式的理解,它是对思维过程的暴露,能反映主体思维的过程。合适的数学表示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可简化问题,使问题易解;其次...
关键词:数学思考 数学表示 数学问题 思维过程 直观教具 数学形式 数学规律 北师大版 操作活动 数学题 
引领亲历“数学化”,有效提升思维力——例谈“数图形的学问”一课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年第6期47-49,共3页刘丹红 
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何为数学化呢?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创造数学的过程就是要数学化,就是...
关键词:数学模型 思维力 学问 图形 亲身经历 现实生活 弗赖登塔尔 数学教育家 
浅谈数学课堂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贵州教育》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刘丹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能够民主、平等地进行活动和交往,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联系,达到心理相容以及心灵的互相接纳。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活泼、开朗等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数学课堂 教师工作 学生 自信 相容 
生活化让数学习题灵动起来
《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A)》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刘丹红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何在...
关键词:数学习题 生活化 数学应用意识 教育家 实践经验 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